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和护坡
专利名称: 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和护坡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和护坡,包括河床,所述河床的内部设有三通管和第一输送管;通过设置三通管连接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连接蓄水河道,蓄水河道连接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内部均安装控制阀,通过控制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内部控制阀的启动和关闭,能够分别在涝时将河床内部的水引入蓄水河道内部贮存,旱时将蓄水河道内部水引入河床内部进行防旱;且通过将连接水管连通三通管,两个灌溉水管分别和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连通,并将两个灌溉水管分别连通至两个注水槽内部,还能利用河床内部的水对种植土壤内部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工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南京聚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纪伟;王丰;周子旋;王鹏;龚正;程江林玮;张浩;郑旺;毛启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8-1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039238.0
公开号: CN117071493A
分类号: E02B3/00;E02B3/02;E02B3/06;E02B3/12;E02B3/16;A01G25/00;E;A;E02;A01;E02B;A01G;E02B3;A01G25;E02B3/00;E02B3/02;E02B3/06;E02B3/12;E02B3/16;A01G25/00
申请人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东大路2号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A215室
主权项: 1.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包括河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1)的内部设有三通管(2)和第一输送管(3),所述三通管(2)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输送管(4),所述第二输送管(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蓄水河道(5),所述蓄水河道(5)的底部与第一输送管(3)远离河床(1)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管(2)的另一端连通有连接水管(6)与第一输送管(3)连通的连接水管(6),所述第二输送管(4)和第一输送管(3)的内部均安装有控制阀(7),所述第二输送管(4)和第一输送管(3)的表面均连通有灌溉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和第一输送管(3)的内部均内嵌有滤网(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的顶端以竖直状态贯穿河床(1)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管(3)靠近河床(1)的一端以横向状态贯穿河床(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水管(8)的内部安装有阀门(10),所述阀门(10)具体为泄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4)远离三通管(2)的一端贯穿至地面顶部并向下贯穿至蓄水河道(5)的内部。 6.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护坡,包括种植土壤(1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壤(11)的底部铺设有黄泥(12),所述黄泥(12)的底部铺设有碎石(13),所述碎石(13)的底部安装有渗水网板(14),所述渗水网板(14)的底部设有注水槽(15),所述灌溉水管(8)靠近注水槽(15)的一端贯穿至注水槽(15)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管(3)的内部还安装有电磁阀(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槽(15)的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一(16),所述混凝土层一(16)的底部铺设有防水层(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网板(14)的顶部和碎石(13)接触,所述渗水网板(14)的底部不和混凝土层一(16)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7)铺设河道斜坡的地面上,所述防水层(17)具体为防水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化改造的城市河道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壤(11)的顶部浇筑有混凝土层二(18),所述混凝土层二(18)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溢水孔(19)。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