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
专利名称: 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
摘要: 本申请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具体提供了一种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通过模拟人体肠道消化发酵模型,考察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食源性成分对嘌呤和尿酸肠道代谢的影响。该方法在高度可控的环境中受宿主的影响较小,且不受样品量的限制,可定量测定特定底物发酵后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一定程度上能还原肠道菌群的变化和代谢状态。本申请所提供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可以在体外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筛选出促进肠道尿酸分解代谢的天然原料。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大学
发明人: 陈婷婷;李忠霞;侯雅琴;黄远英;刘成梅;罗舜菁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8-2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071313.1
公开号: CN117110594A
代理机构: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杜寒宇
分类号: G01N33/52;C12Q1/689;G01N30/02;C12R1/01;G;C;G01;C12;G01N;C12Q;C12R;G01N33;C12Q1;G01N30;C12R1;G01N33/52;C12Q1/689;G01N30/02;C12R1/01
申请人地址: 51904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三灶科技园星汉路19号;
主权项: 1.一种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原料在体外依次模拟人体的口腔期、胃期和小肠消化期,制备消化后底物; (2)收集粪便样品; (3)制备含有步骤(1)所述的消化后底物、步骤(2)所述的粪便与培养基的第一混合体系,对所述第一混合体系进行发酵培养,检测所述第一混合体系中的指标X在发酵前的含量记作X1,发酵后的含量记作X2; (4)制备含有步骤(2)所述的粪便与培养基的第二混合体系,对所述第二混合体系进行发酵培养,检测所述第二混合体系中的指标Y在发酵前的含量记作Y1,发酵后的含量记作Y2; (5)比较所述X2和所述Y2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从所述待测原料中筛选出符合X2低于Y2的条件的待测原料作为降尿酸原料; 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微量元素和尿酸盐; 所述指标X与所述指标Y相同,均包含尿酸含量; 所述指标X与所述指标Y在发酵前的含量X1等于Y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X与所述指标Y还包括嘌呤含量、产气量和短链脂肪酸含量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粪便样品选自P肠型粪便样品或B肠型粪便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原料采用步骤(1)至步骤(5)筛选两次,在第一次筛选中步骤(2)中粪便选自P肠型粪便样品,第二次筛选中步骤(2)中粪便选自B肠型粪便样品,同一待测原料在两次筛选中均符合X2低于Y2的条件的待测原料作为降尿酸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还包含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体系与第二混合体系中尿酸盐浓度大于420μmol/L;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体系与第二混合体系中尿酸盐浓度为420μmol/L~600μ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体系与第二混合体系还包含还原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微量元素包含Fe、Mn、Zn、Co、Ni、Cu和Mo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含L-半胱氨酸盐酸盐、去氧酶Oxyrase、抗坏血酸和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氧化还原指示剂包含刃天青钠盐。 9.根据权利要求1~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的条件为:36.5℃~37.5℃,湿度为65%~75%,厌氧环境; 模拟人体的口腔期为加入唾液淀粉酶,在pH为6.5~7.5,36℃~38℃下孵育1min~3min;或/和, 模拟人体的胃期为加入胃蛋白酶和脂肪酶,在pH为2~3,36℃~38℃下孵育1.5h~2.5h;或/和, 模拟人体的小肠消化期为加入胰蛋白酶和胆盐,在pH为6.5~7.5,36℃~38℃下孵育1.5h~2.5h。 10.根据权利要求1~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筛选降尿酸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拟人体的小肠消化期后还包括模拟人体小肠吸收期;所述模拟人体小肠吸收期为消化后的底物采用95℃~105℃持续4min~6min灭酶活后,采用1KD~3KD分子膜透析。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