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船用集装箱箱柱及船舶
专利名称: 船用集装箱箱柱及船舶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集装箱箱柱及船舶,涉及集装箱箱柱技术领域,通过第一箱柱主体、第二箱柱主体之间通过箱柱顶盖连接,形成能够放置集装箱的容置腔,起到支撑集装箱的作用,并且在第一箱柱主体上设置开口,第一箱柱主体与外部连通,使第一箱柱主体能够起到通风作用,第二箱柱主体连接有空气管头,使第二箱柱主体能够起到空气管作用,无需在主甲板上再单独设置空气管头和通风筒,更加节省空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主甲板上设备众多,单独设置的箱柱、通风筒和空气管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日常的使用和船员的通行的技术问题。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芮烜;麻翠荣;李文涛;严卫祥;刘美彤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6-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0750192.7
公开号: CN117068327A
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英然
分类号: B63B25/28;B63J2/02;B63J2/10;B;B63;B63B;B63J;B63B25;B63J2;B63B25/28;B63J2/02;B63J2/10
申请人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633号
主权项: 1.一种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柱主体(100)和第二箱柱主体(200); 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和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均设置在主甲板(10)上,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的顶部之间通过箱柱顶盖(300)连接,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和所述箱柱顶盖(300)之间围设形成用于放置集装箱的容置腔; 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和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和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均与主甲板(10)下方的舱室连通; 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10),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的侧壁连接有空气管头(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甲板(10)设置有风管(20),且所述风管(20)位于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的下方; 所述风管(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连通,所述风管(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甲板(10)下方的舱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甲板(10)设置有空气连通管,且所述空气连通管位于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的下方; 所述空气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连通,所述空气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甲板(10)下方的舱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110)处安装有百叶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和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00),所述加强筋(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连接,所述加强筋(4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设置有L型连通管(500),所述L型连通管(500)的水平开口(110)与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连通,所述L型连通管(500)的竖直开口(110)与所述空气管头(2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管头(210)通过法兰与所述L型连通管(500)的竖直开口(1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管头(210)设置有开口(110)朝向水平方向的透气口(2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箱柱主体(100)、所述第二箱柱主体(200)和所述箱柱顶盖(300)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用集装箱箱柱。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