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公路隧道空气质量品质研究
论文题名: 公路隧道空气质量品质研究
关键词: 公路隧道;交通流量;污染物分布;空气质量品质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相对封闭的隧道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贡献者。隧道环境中较高的颗粒物及CO浓度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排放因子能表征机动车排放量,是区域空气质量评价的一个参考依据。随着公路隧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及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在城市污染物分担率的增加,研究隧道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影响因素和表征区域空气质量品质的机动车排放因子特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选用青岛市崂山区的仰口隧道作为实验采样地点。首先,通过移动平台实验结合视频分析,获得通过隧道的机动车流量及构成和隧道内外的污染物浓度数据,整理分析得通过隧道机动车特征、本底浓度特征及隧道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包括机动车流量、燃料类型、本底浓度、温湿度等影响因素。
  其次,利用碳平衡法计算不同车型机动车的排放因子,整理分析分别得轻型车和重型车的排放因子及分布特征,并分析综合排放因子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包括机动车流量、车型、车速、本底浓度和温湿度等。成果如下:
  (1)隧道内各污染物的浓度明显高于其本底浓度。以颗粒物粒子数和质量浓度变化尤为显著,其隧道内外的浓度比值分别为15±3.23和5±2.76;隧道内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值与通过隧道的车流量有关,其两峰值与早晚上下班交通拥挤高峰段大体一致。
  (2)隧道内污染物分布廓线沿车辆行驶方向递增,距离隧道出口100~200m处由于外部新鲜空气的稀释作用突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现车流量是影响隧道污染物分布的首要因素。此外,车型、隧道的长度和坡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隧道内污染物的分布。
  (3)利用实验浓度数据,结合碳平衡法计算隧道内不同车型的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发现重型车颗粒物粒子数的排放因子比轻型车大一个等级,而其CO排放因子仅为轻型车的一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得污染物排放因子受机动车流量影响显著。
作者: 孔亚男
专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导师: 丛晓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