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吊索张拉研究
论文题名: 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吊索张拉研究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施工吊索张拉;无应力索长;悬链线
摘要: 自锚式悬索桥是由主缆和加劲梁等构成的一种兼有索和梁的受力特点的柔性悬索组合体系桥型,因其良好的受力性能、优美大气的造型受到广泛关注。回顾自锚式悬索桥的国内外发展,重点介绍其构造和受力特点,引出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吊索张拉研究这一主要研究方向。
  主缆柔索单元分析方法有直线法、抛物线法、悬链线法,其中悬链线法是被验证在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中较可行的,其方法为首先利用数值解析法对其平衡状态方程进行求偏导得出柔度矩阵,再求逆便得到在悬索桥计算中至关重要的索单元切线刚度矩阵。自锚式悬索桥几何非线性主要表现方面:主缆大位移效应、初始内力效应、缆索垂度效应,目前常用非线性精确控制分析。
  合理成桥线形分析主要采用节线法和非线性精确迭代法进行,再利用主缆无应力长度保持不变倒拆获得空缆状态,确定空缆几何线形和索鞍预偏,最后总结吊索张拉控制方法,推荐采用“无应力索长控制为主、索力分级控制为辅”的综合张拉控制法,即在前期张拉中采用无应力状态法进行控制,避免张拉力控制精度问题,而在后续张拉中采用先采用索力分级张拉,利用吊索相邻性原理使全桥吊索结构自适应逼近合理成桥吊索索力,再张拉至其无应力长度。
  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利用上述理论计算方法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2010分别进行一次成桥、倒拆、正装施工模拟计算,重点对吊索张拉中的关键控制因素(吊索索力值、接长杆长度、临时墩与主梁分离、塔顶纵向偏位、主缆竖向位移等)进行了动态过程分析,以此验证“无应力索长控制为主、索力分级控制为辅”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期望能对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 金鹏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包立新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