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残余位移估计
论文题名: 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残余位移估计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近断层地震动;地震残余位移;纵筋滑移;滞回性能
摘要: 1995年Kobe地震后日本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桥墩残余位移问题,并在其路桥抗震规范中加入桥墩残余位移验算内容。但桥墩地震残余位移的产生机理尚不明确,墩身弯曲变形和墩底纵筋滑移变形影响问题尚缺少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桥墩地震作用下残余位移的估计带来困难。
   首先,应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课题组完成的和Lehman完成的2组桥墩拟静力试验试件数值模型,基于滞回曲线与试验对比,认为考虑纵筋滑移效应能更好的反应桥墩的滞回性能,可更好评估桥墩弹性刚度及水平屈服荷载,也能适当估计纵筋滑移变形在墩顶总位移中的比例。
   其次,研究了纵筋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参数对滞回曲线及桥墩变形组成成份影响问题,表明纵筋极限强度σu取值较为敏感。以试验获得的滞回曲线和纵筋粘结滑移变形在墩顶总侧向位移中占的比例为准,确定了Lehman桥墩试件和扩展原型桥墩纵筋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参数合理取值。
   最后,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残余位移的部分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类别、加速度峰值、结构因素(纵筋配筋率、剪跨比)、墩顶侧移角和位移延性等。通过比较地震动作用下桥墩侧移角、残余侧移角和纵筋滑移成份,认为:
   (1)地震动类别是影响桥墩地震残余侧移角的重要因素,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墩残余侧移角将远大于远断层情况;
   (2)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墩总侧移中纵筋滑移成份在30%-50%之间,远断层一般在20%-40%以下;
   (3)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墩残余位移中纵筋滑移成份为10%-60%,远断层一般在20%以下;
   (4)当桥墩侧移角达到2%-3%或位移延性系数达到3以上时,其地震残余位移角将明显放大,并且纵筋滑移对残余位移的贡献也呈增大趋势。
  
作者: 靳建楠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王东升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