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G108线K2553+000~K2553+773段马富滑坡治理 |
关键词: | 路基工程;滑坡治理;预应力锚索;施工图设计 |
摘要: | 国道108线K2553+000~K2553+773段马富段在路基开挖施工中,原设计边坡出现裂缝,并且出现推移现象。通过工程测绘和工程地质钻探,并通过稳定性和剩余下滑力的计算表明:在滑坡Ⅰ区(K2553+000~K2553+230段),松散碎块石土厚15.6~28.5米,岩、土接触面较陡,呈折线型,坡度25°~30°,堆积体整体相对稳定;在滑坡Ⅱ区(K2553+230~K2553+460段)松散碎块石土厚23.3~49.9米,岩、土接触面较平缓,呈折线型,坡度10°~20°,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在滑坡Ⅲ区(K2553+460~K2553+623段)松散碎块石土厚22.5~51.3米,岩、土接触面平缓,呈折线型,处于初始蠕滑变形阶段;在滑坡Ⅳ区(K2553+623~K2553+773段)松散碎块石土厚31.9~47米,岩、土接触面平缓,呈折线型,坡度30°~40°,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总体上看,该滑坡属重力推移式滑坡。该段斜坡上松散碎块石土堆积体原本即为一变形体,由于公路路堑边坡的开挖,减小了斜坡的阻滑力,破坏了斜坡的平衡,在重力、雨水、地震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变形会继续发展。 通过对滑坡整治工程技术方案的比较,结合工程的特性,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滑坡治理;通过对锚固体结构的计算,确定了锚固长度,每孔锚固束的束数和钻孔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滑坡整治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图设计;施工时和施工后,通过对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和结构应力的监测,滑坡变形已收敛。通过治理,边坡已稳定,确保了公路行车安全。 |
作者: | 刘文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杨庆国;王世良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1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