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球形两栖机器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两栖机器人,其上半球壳具有浮力补偿功能,可以实现机器人自主的悬浮;且通过滑轨结构减轻水平舵机的承重。该球形两栖机器人包括:上球壳、中间隔板、腿部结构和滑轨机构,其中上球壳具有浮力补偿功能,可以实现机器人自主的悬浮,通过在进水舱的不同高度上设计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来调节机器人的浮力。腿部结构通过滑轨机构与为其运动提供动力的水平舵机转轴相连,滑轨机构中水平转动杆一端与机器人腿部机构固定,另一端连接轴承并放置在滑轨上,从而减轻水平舵机及水平支架的承重。同时在中间隔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独立电池舱。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郭书祥;侯夕欢;石立伟;邢会明;刘惠康;刘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846862.4 |
公开号: |
CN108859637A |
代理机构: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分类号: |
B60F3/00(2006.01)I;B62D57/028(2006.01)I;B;B60;B62;B60F;B62D;B60F3;B62D57;B60F3/00;B62D57/028 |
申请人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
主权项: |
1.一种球形两栖机器人,包括:半球形壳体和位于半球形壳体下端面沿周向分布的两个以上腿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壳体由进水舱(1)和密封舱(2)对接后形成,其中所述进水舱(1)位于半球形的球顶侧,密封舱(2)固定在中间隔板(3)上;机器人的电气设备放置在密封舱(2)内,所述密封舱(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过线孔;用于形成所述进水舱(1)的进水舱球壳(1‑11)的圆周面上分布有两个以上进水孔;所述腿部机构(5)通过滑轨结构和为该腿部机构(5)提供动力的水平舵机转轴(3‑4)相连,所述滑轨结构与所述腿部机构(5)一一对应,每个滑轨结构包括:滑轨(3‑1)、水平支架(5‑9)和水平转动杆(5‑7),其连接关系为:弧形结构的滑轨(3‑1)固定在所述中间隔板(3)的下端面的凸台上,在中间隔板(7)下端面每个滑轨(3‑1)的圆心位置安装有水平舵机,水平舵机转轴(3‑4)的轴线垂直于中间隔板(7),水平支架(5‑9)的一端和与之对应的腿部机构(5)相连,另一端通过水平舵机舵盘(5‑8)与水平舵机转轴(3‑4)连接;水平支架(5‑9)与所述腿部机构(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水平转动杆(5‑7)的支座,水平转动杆(5‑7)的一端支撑在该支座上,另一端通过轴承(5‑4)支撑在所述滑轨(3‑1)上,所述轴承(5‑4)能够在所述滑轨(3‑1)上滚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