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龙口至青岛公路莱西—城阳段路基路面工程设计
论文题名: 龙口至青岛公路莱西—城阳段路基路面工程设计
关键词: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纵断面;支护体系;路基设计
摘要: 本文为龙口至青岛公路莱西(沈海高速)至城阳段工程设计,目的是在莱西城阳两地间建设一条联系两地的快速通道,使两地间交通货运更为方便快捷,使两地在运输过程中加速物资流转,减少费用开支,并以此带动两地及公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以此路为依托的多维发展模式。
  本设计路段是青龙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墨连接线起点至小埠东段利用现有鹤山路,小埠东至滨海公路段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滨海公路至韩家岭北段采用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0米。即墨连接线全长18.420km(新建路段13.148km),永久占地53.275公顷,路基填方54.08万立方米、挖方44.07万立方米;共设置大桥1座、中桥3座、小桥4座、通道2座、涵洞34道。此次设计主要内容有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路基和路面的设计,支护和防护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桥梁涵洞设计以及排水的设计。
  本工程地处鲁东低山残丘~平原微丘区的一部分。沿线地形地貌受区域构造控制,地形总体上呈中间低两头高的特征,最低高位于大沽河附近。沿线地形较平坦,地貌类型较单一,地层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多条断裂通过沿线,但均为非全新活动断裂;沿线未发现滑坡、岩溶、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场地稳定性良好,总体项目区域属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本工程建设较有利。
  设计中结合地形、地物最大限度地采用了优美的平纵线形,尽量避绕了村镇等建筑物密集区,加强了路基的绿化和防护,使道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凡与路线交叉的道路、水沟、渠等,均设置了桥涵和通道,以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及对原水利系统的影响。在村庄密集路段沿线两侧适当种植灌木和乔木,以美化环境,衰减噪音及大气污染。
  青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填补莱西市东部区域没有南北高速公路的空白,青岛主城区与五市将由现在的高速公路互通提升为直达互通,拉近了青岛主城区与莱西、即墨等北部区域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同时,青龙高速还串连了莱西姜山工业园、即墨华山工业园、龙泉工业园、即发工业园等一批园区,构成了一条南北经济走廊,即墨连接线直接连接蓝色硅谷核心区,对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未来鳌山港区的疏港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以龙口至青岛公路莱西(沈海高速)至城阳段工程道路设计为例,结合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复杂情况,详细阐述了城市公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从高等级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复杂高等级公路设计积累经验。
作者: 贾延玲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侯和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大学
学位年度: 201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