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设备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设备,包括固定设置与框架结构上的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左侧端面的加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混搅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加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机体左侧的塑型装置,所述混搅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混搅腔,所述机体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空管,所述第一空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混搅腔通连的第一通连口,所述第一空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斗,所述第一锥形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连口通连的锥形腔,所述混搅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形板,所述斜形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延长设置的接连管,所述接连管内上下贯穿设置有通连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童时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185337.2 |
公开号: |
CN108466367A |
分类号: |
B28C7/10(2006.01)I;B28C7/12(2006.01)I;B28C7/06(2006.01)I;B28C3/00(2006.01)I;B28B3/20(2006.01)I;B28B13/06(2006.01)I;B28B15/00(2006.01)I;H02K5/18(2006.01)I;H02K5/24(2006.01)I;B;H;B28;H02;B28C;B28B;H02K;B28C7;B28C3;B28B3;B28B13;B28B15;H02K5;B28C7/10;B28C7/12;B28C7/06;B28C3/00;B28B3/20;B28B13/06;B28B15/00;H02K5/18;H02K5/24 |
申请人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村中心街27号 |
主权项: |
1.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设备,包括固定设置与框架结构上的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左侧端面的加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混搅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加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机体左侧的塑型装置,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左右相称设置的移动支板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支板内侧顶部的横梁,所述横梁左右两侧底部相称设置有向下延长设置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底部延长末端均向内延长设置有固定臂,所述移动支板内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移动滚轮,所述混搅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混搅腔,所述机体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空管,所述第一空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混搅腔通连的第一通连口,所述第一空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斗,所述第一锥形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连口通连的锥形腔,所述混搅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形板,所述斜形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延长设置的接连管,所述接连管内上下贯穿设置有通连槽,所述通连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射装置,所述接连管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接连管外表面的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混搅腔的内壁上,所述混搅腔接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相称且固定设置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驱动机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混搅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闭圈,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所述第一螺旋绞片下端与所述混搅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相称所述第一螺旋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混搅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机体接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混搅腔通连的排出口,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长入所述排出口内,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接近所述机体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混搅腔通连的推挤腔,所述推挤腔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空管,所述第二空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推挤腔通连的第二通连口,所述第二空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斗,所述第二锥形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连口通连的第二锥形腔,所述推挤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推挤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闭圈,所述混搅腔接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连块,所述第二转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连块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