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技术研究 |
关键词: | 沥青路面;路面养护;裂缝修补;灌缝工艺 |
摘要: | 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目前我国沥青路面修补技术大部分以表面填缝为主,耐久性较差且失效率高,因此,开展沥青路面修补技术研究对提高路面维修效率、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南方某快速干线沥青路面实体工程,结合该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特征,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灌缝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通过对比沥青混凝土修补前后的力学性能,评价修补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相容性,并提出一套高效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通过对南方某快速干线沥青路面典型裂缝病害路段的裂缝分布、裂缝宽度、裂缝深度以及抽取裂缝处芯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线裂缝平均宽度在4~6mm之间,裂缝深度平均在60mm以上,裂缝类型主要是温度收缩裂缝、荷载疲劳裂缝和基层反射裂缝。⑵通过向环氧丙烯酸酯掺入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改性,制备EA/PU IPN互穿网络聚合物灌浆材料,考察不同聚氨酯预聚体掺量对灌浆材料粘度、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耐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掺量为30%(质量比)时,EA/PU IPN灌缝材料综合性能最好,其粘度为188.2mPa·s,拉伸强度为35.82MPa,收缩率为2%,10d老化拉伸强度较未进行改性的降低9.1%。⑶通过小梁弯曲拉伸试验、劈裂抗拉试验、斜切试验比较修补组合结构体系和原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评价修补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相容性。结果表明:修补组合结构低温抗裂性能良好,0℃弯拉强度达到原试件的93%,各温度下修补组合结构弯拉应变均满足规范对低温抗裂最小弯拉应变的要求,低温域(0℃~10℃)修补组合结构破坏能与原状试件接近,最高达到103%,应力应变曲线显示低温域修补组合结构变形协调性能与原状试件接近;在评价低温抗裂性能上,弯曲拉伸试验的评价指标相对于劈裂抗拉试验更为全面和准确;各温度下修补组合结构的抗剪切强度均高于原试件,其中50℃时达到原试件的220%,高温条件下其抵抗荷载和变形能力较好。⑷根据裂缝的宽度分类和破损情况,并结合修补材料渗透性强,粘结效果好的特点总结了无损灌缝修补、开槽灌缝修补和钻孔压力注浆修补三种修补方法。并提出了开槽、清缝、钻孔、安装注浆针嘴、灌缝材料配制、封缝、压力注浆、养生一套高效的注浆修补施工工艺流程。 |
作者: | 庞绮玲 |
专业: | 土木工程 |
导师: | 尹健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3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