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专利名称: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体、操作面板、充电电缆、充电头、支架和底座,还包括收线机构和防水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动轴、收线盘、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丝杆、移动块、导向环和滑动杆,所述防水机构包括升降环、防水膜和至少两个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导向杆、驱动单元、两个弹簧、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和两个滑动块,该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通过收线机构,实现了充电电缆的收放,从而提高了充电电缆的防护作用,从而延长了充电电缆的使用时间,通过防水机构,实现了防水膜的收放,从而通过防水膜降低了积水进入充电桩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充电桩的实用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蒙泽喜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505259.X
公开号: CN108790868A
分类号: B60L11/18(2006.01)I;B65H75/38(2006.01)I;B65H75/44(2006.01)I;B;B60;B65;B60L;B65H;B60L11;B65H75;B60L11/18;B65H75/38;B65H75/44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体(1)、操作面板(2)、充电电缆(14)、充电头(3)、支架(4)和底座(20),所述底座(20)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操作面板(2)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支架(4)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的中部,所述充电头(3)设置在支架(4)上,所述充电电缆(14)的一端与充电头(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机构和防水机构,所述主体(1)的内部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收线机构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充电电缆(14)的另一端与收线机构连接,所述防水机构设置在底座(20)的上方;所述收线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动轴(12)、收线盘(13)、第三齿轮(11)、第二齿轮(10)、丝杆(5)、移动块(6)、导向环(8)和滑动杆(27),所述转动轴(12)水平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轴(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转动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与主体(1)的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1)的圆心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三齿轮(11)套设在转动轴(12)的远离支架(4)的一端上,所述收线盘(13)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转动轴(12)的另一端穿过收线盘(13),所述丝杆(5)水平设置在转动轴(12)的上方,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与主体(1)的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0)的圆心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轮(10)套设在丝杆(5)的远离支架(4)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杆(18)水平设置在丝杆(5)的上方,所述滑动杆(27)的一端与主体(1)的内壁的靠近支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6)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丝杆(5)和滑动杆(27)均穿过移动块(6),所述丝杆(5)与移动块(6)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环(8)设置在移动块(6)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1)啮合,所述充电电缆(14)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环(8),所述充电电缆(14)的另一端卷绕在收线盘(13)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防水机构包括升降环(15)、防水膜(21)和至少两个动力组件,所述升降环(15)套设在主体(1)的外周上,各动力组件绕着升降环(15)周向均匀设置,各动力组件的一端均与升降环(15)连接,各动力组件的另一端均与底座(20)连接,所述防水膜(21)的水平截面为环形,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置在防水膜(21)的内部,所述防水膜(21)的顶端周向设置在升降环(15)上,所述防水膜(21)的底端周向设置在底座(20)的外周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导向杆(18)、驱动单元、两个弹簧(24)、两个第一传动杆(16)、两个第二传动杆(19)和两个滑动块(17),两个滑动块(17)的内部均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18)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动块(17),两个第一传动杆(16)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第一传动杆(16)的一端均铰接在升降环(15)的下方,两个第一传动杆(1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滑动块(17)的上方,两个第二传动杆(19)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第二传动杆(19)的一端均铰接在底座(20)的上方,两个第二传动杆(1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滑动块(17)的下方,两个弹簧(24)分别套设在导向杆(18)的两端上,两个弹簧(2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17)连接,两个弹簧(24)的另一端均与导向杆(18)的中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导向杆(18)的中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