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中承式钢箱拱肋系杆拱桥静力性能研究
论文题名: 中承式钢箱拱肋系杆拱桥静力性能研究
关键词: 中承式钢箱拱肋系杆拱桥;静力性能;力学建模;温度效应
摘要: 中承式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空间效应明显,受力复杂,如何分析这类桥梁,其结构受力特点如何、受力是否合理等,都是桥梁设计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正在施工的主跨450m的明州大桥为背景工程,对中承式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静力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总结了钢结构拱桥的发展历史、受力特点、国内外对于此类桥型静力性能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桥梁静力计算中空间分析的梁格法基本理论,通过算例说明梁格法建模的精度满足工程需求。以此为基础,利用MIDAS/Civi1对背景工程进行力学建模。
   通过对明州大桥施工阶段、成桥状态恒载及汽车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分析,认为主拱肋合拢之前进行内力调整,在拱脚处预留一部分拉应力对于大跨径拱桥很有必要;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中水平拉索要进行分批张拉,以控制墩底水平反力;汽车荷载作用下,端部吊杆内力增加幅度比中间吊杆大。讨论了吊杆损伤及个别吊杆破断情况对结构的影响,认为吊杆损伤及破断会引起吊杆内力重新分布,两根边吊杆同时破断后有可能引起连锁破断。
   根据英国桥规(BS-5400)的规定,考虑了整体升降温和梯度温度,对明州大桥合拢阶段及成桥状态的温度效应进行研究。认为主拱合拢之前日照温差对于拱肋位移的影响很大,成桥后温度对于拱肋挠度的影响超过了汽车荷载作用;水平拉索在温度作用下卸载10%。
   根据《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的规定及同济大学对明州大桥进行的风洞试验得出的三分力系数,对明州大桥最大悬臂状态及成桥阶段的静阵风荷载效应进行分析,认为静阵风作用下,明州大桥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临时拉索最小安全系数为2.11。
作者: 张宪国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狄谨;周绪红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0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