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公路工程大气环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公路工程大气环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方法
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大气环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可入肺颗粒物(PM2.5)监测装置进行公路工程大气环境PM2.5监测,该装置包括粉尘设备机箱(1),受光元件(2),接收板(3),散射板(4),发光元件(5),第一排气管路(6),第二排气管路(7),第一风扇电机(8),第二风扇电机(9),第一排气口(10),第二排气口(11),第一排气通道(12),第二排气通道(13),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一采气口(16),送气同道(17),第二采气口(18),分气通道(19),粒子滞留器(20)。该方法可以进行独立量测PM2.5浓度,也可以进行车载移动式PM2.5浓度的量测。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李志清;周应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105157.5
公开号: CN109238932A
分类号: G01N15/06(2006.01)I;G;G01;G01N;G01N15
申请人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主权项: 1.一种公路工程大气环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种可入肺颗粒物监测装置对公路工程大气环境中的可入肺颗粒物进行监测,该装置包括粉尘设备机箱(1),受光元件(2),接收板(3),散射板(4),发光元件(5),第一排气管路(6),第二排气管路(7),第一风扇电机(8),第二风扇电机(9),第一排气口(10),第二排气口(11),第一排气通道(12),第二排气通道(13),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一采气口(16),送气同道(17),第二采气口(18),分气通道(19),粒子滞留器(20),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供电系统,供电系统采用电阳能电池板或蓄电池,粒子滞留器(20)可手动拆开,第二排气管路(7)具有自动过滤功能,粉尘设备机箱(1)连接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一采气口(16),受光元件(2)和发光元件(5),采气口(16)连接散射板(3),受光元件(2)连接散射板(3),粉尘设备机箱(1)内气体通过第一排气通道(12)和第二排气通道(13)排出,第一排气通道(12)连接第一排气管路(6),第一排气管路(6)内安装有第一风扇电机(8),第一排气管路(6)连接第一排气口(10),第二排气通道(13)连接第二排气管路(7),第二排气管路(7)内安装有第二风扇电机(9),第二排气管路(7)连接第二排气口(11),第二排气口(11)连接第一进气口(14)和第二进气口(15),第一采气口(16)连接送气同道(17),送气同道(17)连接分气通道(19),分气通道(19)分别连接第二采气口(18)和粒子滞留器(20),采用该装置进行公路工程大气环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方法如下,① 关闭第一排气通道(12),第二排气通道(13),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一排气口(10)和第二排气口(11),② 打开数据采集系统与供电系统,③ 打开第一采气口(16)和第二采气口(18),使得气体通过第二采气口(18)进入分气通道(19),分气通道(19)经离心分离,将去除可入肺颗粒物后的气体筛分至粒子滞留器(20),将可入肺颗粒物气体筛分至送气同道(17),通过第一采气口(16)送至粉尘设备机箱(1),散射板(4)将可入肺颗粒物气体分散,发光元件(5)发光后使得可入肺颗粒物气体发生光散射,经接收板(3),由受光元件(2)接收光散射气体的浓度信息,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存储系统,④ 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第一采气口(16)和第二采气口(18),打开第二排气通道(13),第一进气口(14)和第二进气口(15),可入肺颗粒物气体进入第二排气通道(13),经过第二风扇电机(9),由第二排气管路(7)自动过滤,清洁后的气体经过第二排气口(11),进入第一进气口(14)和第二进气口(15),打开第一排气通道(12),将粉尘设备机箱(1)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气体经第一风扇电机(8),由第一排气口(10)排出,⑤ 往复3个循环后,粉尘设备机箱(1)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气体被自动清洁,⑥ 关闭第一排气通道(12),第二排气通道13,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一排气口(10)和第二排气口(11),打开第一采气口(16)和第二采气口(18),再次进行可入肺颗粒物气体浓度量测。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