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通过修复河流潜流带从而修复采砂河流河岸带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通过修复河流潜流带从而修复采砂河流河岸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修复河流潜流带从而修复采砂河流河岸带的方法,步骤是:A、河岸带生境调查:对采砂后废弃的河岸带水塘深度、人工岛高度及边坡坡度、水塘调查。B、深塘填埋:采砂后堆积的砾石填埋,不得使用采砂后堆积的细沙和粉砂填埋。C、人工岛消减:将采砂后堆积的砾石形成的人工岛。D、陡坡缓降:将深塘坡度人工消减,人工岛坡度消减,形成水生和湿生生物群落。E、水网联通:将填埋后的深塘之间及深塘和主河道之间联通,形成网状结构。F、干物质填埋:深塘填埋施工在冬季进行,将河岸带植被地上部分收割,和砾石填埋。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有效解决了河岸带采砂后生境破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问题,提高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发明人: 王伟波;舒枭;谭香;刘文治;张全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376630.3
公开号: CN109338984A
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分类号: E02B3/02(2006.01)I;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磨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主权项: 1.一种通过修复河流潜流带从而修复采砂河流河岸带的方法,其步骤是:A、河岸带生境调查:对采砂后废弃的河岸带水塘深度及其边坡坡度、人工岛高度及其边坡坡度、水塘连通状况和植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B、深塘填埋:其中深塘填埋是指将采砂后深水塘用采砂后堆积的砾石填埋,不得使用采砂后堆积的细沙和粉砂填埋,水塘深度不低于1米,不超过2米;C、人工岛消减:其中人工岛消减是将采砂后堆积的砾石形成的人工岛消减到常水位上1‑2米,将采砂后堆积的细沙和粘土形成的人工岛消减到常水位上2‑3米;D、陡坡缓降:其中陡坡缓降是指将深塘坡度人工消减到30度以下,人工岛坡度消减到20度以下,形成连续的水生和湿生生物群落;E、水网联通:其中水网联通是指将填埋后的深塘之间及深塘和主河道主河道之间联通,形成网状结构;F、基质填埋:其中干物质填埋是指深塘填埋施工在冬季进行,将河岸带植被地上部分收割,和砾石或细沙一起填埋。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