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网络交通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题名: 网络交通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键词: 网络层;交通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路网服务水平;等效通行能力;理论分析模型;交叉口;水平评价;概念;运行水平;路网设计;理论指标;间距;供给水平;调查;道路;城市;修正;退火遗传算法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路网服务水平研究中存在的系统研究薄弱、指标类型混 杂、阈值多样等问题,从服务水平的概念和通行能力的定义入手,提出了面向 城市路网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其中一些指标给出了影响因素分析方 法和分析结果。 作为服务水平评价的基础环节,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定 义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试验交通工程学的“等 效通行能力”概念和模型。进而就其理论基础、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 了研究,给出了模型形式和变量含义,并确定了调查道路长度和分析周期长度 等推荐值。 在城市路网服务水平评价方面,文章对服务水平概念进行了重新阐述。新 的概念从服务水平评价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人的感知机理和管理人员的决策 过程,将其分为设施供给水平和现状交通运行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在这一 概念指导下,论文提出了面向设施供给水平和运行水平两个方面,交叉口、道 路和网络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其中,基于实用性的 考虑,面向网络层面提出了已知OD情况下的理论指标和未知OD情况下的实用 指标,研究表明经过修正后的实用指标与理论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文章给出了等效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程序 ——分析-标定法。在对理想模型中的变量与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和调查标定的 基础上,建立了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这一模型,采用分析-标定法对 影响等效通行能力和等效自出流车速的七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六个为 理论分析模型中的参数,采用理论分析法,基于设定的标准条件,回归得到了 各因素的修正项公式,并进一步研究了其中主要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给出 了修正值诺模图。对于“非机动车”影响因素,则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影响推荐值。 在网络层面,文章重点考虑了交叉口间距的影响:针对局部路网,讨论了 “新建道路”和“现有干线道路交叉口改造立交”两类路网扩容措施中的合理 交叉口间距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简单的算例;针对离散路网设计问题,在已 有模型中引入了路网尘成算子来考虑交叉口间距的影响,并给出了路网生成算 子的算法程序和改进路网设计模型求解的退火遗传算法,同样给出了简单算例。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服务水平,等效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交叉口间距,离散路网设 计
作者: 邵敏华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孙立军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学位年度: 200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