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合抱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方法 |
摘要: |
一种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合抱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方法,涉及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解决一般地基加固方法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时,单桩长细比不够,桩体刚度不足,难以达到地基加固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多管注浆、花管注浆、退管注浆施工技术相结合,利用压力注浆的串浆原理,注浆采用使其单个等距离的三孔、四孔或两排之间等距离的三孔、四孔形成一个合抱大桩,即类似于一个个单桩合抱而成的“合抱桩”进行注浆,可形成较大的桩径,增大桩体刚度,同时满足深厚软土地基桩体长细比要求,达到了地基加固的较佳效果。本发明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具有桩体刚度大,可满足软土地基桩体长细比要求,地基加固效果好,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西;14 |
申请人: |
山西晋建加固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忍清;王大军;陈岩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336867.9 |
公开号: |
CN109487777A |
代理机构: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分类号: |
E02D3/00(2006.01)I;E;E02;E02D;E02D3 |
申请人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东华门街东华园小区8号商铺 |
主权项: |
1.一种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合抱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合抱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方法的施工步骤如下:㈠调查建筑物地基情况:查明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查询施工资料,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基础类型及基础埋深;㈡确定地基加固方案:首先对地基进行钻孔排查,查明地基土坚硬层深度、地基软弱情况及地基土中含水量情况,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现有地基承载力值,确定地基加固所需要增大的承载力,从而确定需要钻孔深度、钻孔间距、注浆量等指标;㈢地基加固施工工艺:①放线,根据多个单管同步注浆的设计要求,确定单个等距离的三孔和两排之间等距离的三孔形成合抱桩的注浆孔的钻孔位置,或单个等距离的四孔和两排之间等距离的四孔形成合抱桩的注浆孔的钻孔位置;②钻孔,采用TXV—75液压钻机钻孔,钻孔孔径为65mm;③插管:钻孔后要保持孔畅通,起杆后立即下管,先下一个DN32管,根据基础埋深及地基情况,DN32管在基础埋深3~4米以下范围内做成花管,花管做法:每150mm布置一层出浆孔,每层均匀分布8个孔径为6mm的出浆孔,最后在DN32管内下一根DN20管,DN20管底部3~4米范围内做成花管;④封口,孔口据地面2~4米范围内填充干水泥,将孔口封严;⑤压力注浆,压力注浆时三个等距离的孔或四个等距离的孔同步注浆,并采用退管注浆法,即每孔注浆时分批次注入,注入25%时,退管一次,继续注入25%,再退管一次,依次类推,直至注浆完成,利用压力注浆的串浆原理,使其单个等距离的三孔或两排之间等距离的三孔串浆交错连接,形成一个合抱桩,使其单个等距离的四孔或两排之间等距离的四孔串浆交错连接,形成一个合抱桩;为了控制附加沉降,采用跳跃式注浆:将合抱桩按顺序依次编号,例如1至16号桩,采用跳跃式注浆,即:第一批次注浆为1.5.9.13号桩;第二批次注浆为3.7.11.15号桩;第三批次注浆为2.6.10.14号桩;第四批次注浆为4.8.12.16号桩,第一、二批次定量注浆,注浆压力0.1~0.15Mpa,第三、四批次饱和注浆,注浆压力为0.3~0.5Mpa。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