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阐述了汽车动力总成动力学、车辆零部件动态包络、CATIA二次开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的最新进展。根据各工况下所受载荷以及悬置非线性刚度特性,建立动力总成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得动力总成质心点及其它关键点的极限位置坐标值。针对传统方法在制造动力总成包络时效率低下、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过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划分坐标平面网格的扫描方法,在保证校验精度的同时实现了包络数模的简化。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一下几个方面:
⑴建立了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基础,建立了6自由度动力总成力学模型。分析了动力总成的受力情况,并给出了计算方法。
⑵对动力总成进行仿真分析。以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在ADAMS中创建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动力总成质心点和各悬置点在每种工况下极限位置的坐标值等参数。
⑶动态包络面的生成。提出一种简化动力总成动态包络的方法,利用原始数模的面特征构造包络面,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计算机硬件要求的目的。将手动操作得到的包络与程序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可行性。
⑷前舱布置中的干涉检查。将动态包络面放入前舱数模中,利用CATIA中的干涉校验模块进行干涉检查,验证了包络面的实用性。
上述方法实现快速生成动力总成包络的目的,为动力总成与周边零部件的干涉校验提供了有力支持,加快了发动机舱的布置工作进程,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