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
专利名称: 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边缘超出基坑边缘形成施工平台,所述围堰主体内还设置有咬合桩,所述咬合桩位于基坑设计位置的边缘处,所述咬合桩为圈状。采用本申请的土围堰,咬合桩能够适应各种地层,特别是岩层的支护,形成承台施工的干作业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而且,咬合桩和承台桩基的施工在围堰形成的施工平台上,施工过程方便可靠,承台桩基与咬合桩能够同时施工,大幅缩短咬合桩和承台桩基的施工周期,以及方便的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而且咬合桩还提高能承台基础周围地质层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作为防撞体系。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玉波;李臣;谢全鸿;袁林林;练宇;陈东川;刘瑞斌;漆涛;何煜民;杨闯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074687.X
公开号: CN209194555U
代理机构: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庞启成
分类号: E02D19/04(2006.01);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边缘超出基坑边缘形成施工平台,所述围堰主体内还设置有咬合桩,所述咬合桩位于基坑设计位置的边缘处,所述咬合桩为圈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主体在顺流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状,在所述围堰主体迎水侧覆盖有袋装填充层,在所述围堰主体与袋装填充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装填充层迎向水面的一侧为中部位置拱起的弧形状,中部位置拱起高度为迎水面上下两端间直线长度的8%~12%。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包括A类桩和B类桩,所述A类桩和B类桩之间为逐根间隔布置,并且相邻的所述A类桩与B类桩之间存在有部分相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A类桩和B类桩都为钢筋混凝土桩,所述A类桩的钢筋笼直径大于所述B类桩的钢筋笼的直径,并且A类桩的钢筋笼的其中部分位于B类桩的浇筑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A类桩和B类桩的外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咬合桩内侧还设置有围檩,所述围檩,包括沿咬合桩环向设置的环形支撑,所述环形支撑的外侧与咬合桩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撑的内侧还设置有若干的横撑,所述横撑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的相对侧之间,所述环形支撑下方还设置有若干的支座,所述支座与咬合桩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的上还设置有若干的斜拉件,所述斜拉件的下端与所述环形支撑相连,所述斜拉件的上端与咬合桩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件的下端沿所述环形支撑的内侧向下延伸,形成贴合在环形支撑内侧上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环形支撑内侧之间相焊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包括位于内侧的内板和位于外侧的外板,还包括至少两根环形设置在工字钢,所述内板覆盖在各工字钢朝向内侧的翼板上,所述外板覆盖在个工字钢朝向外侧的翼板上,所述内板与横撑相连,所述外板与咬合桩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与所述咬合桩之间相隔开,在所述外板与所述咬合桩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垫层,通过所述混凝土垫层实现所述内板与所述咬合桩之间的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