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正日益扩大,出于防灾减灾的需要,对高烈度地震区的公路隧道开展抗、减震的研究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的某隧道设计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方案,同时,对该隧道洞口段进行了地震响应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减震措施的减震效果,得出了相关结论。
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震害资料进行了调研、整理和分析,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在借鉴已有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山岭隧道的震害模式、震害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确保数值计算中动力方程的求解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针对NEWMARK积分法求解动力方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防止地震波在数值模型的边界发生反射而致使计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或错误,文中对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进行了介绍并对有关参数的取值进行了说明;为避免输入地震波能量集中于高频段,同时节省计算时间及减小内存消耗,文中详细介绍了输入地震波的选择及滤波理论。
接着,文章对山岭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试验目的,并对模型试验所需装置、模型试验的几何和物理相似关系、模型相似材料的选择进行了重点叙述,同时对测试仪器选择和测点布置位置深入探讨,提出了模型试验的加载制度和模型的浇筑流程步序。
最后,论文对山岭隧道洞口段的两种减震措施进行了有限元瞬态动力计算,在建立四个计算工况(无减震层、无抗震缝;有减震层、无抗震缝;无减震层、有抗震缝和有减震层、有抗震缝工况)的基础上,得出不同减震措施对减小衬砌主拉(压)应力的贡献率,详细对比分析了这些措施的优劣,成果可供工程实践参照或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