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包括:一机架、第一摇篮架、第一绞弓、第二摇篮架、第二绞弓、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平台、同步带驱动机构和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简单实用,操作方便,通过传同步带动两个主动同时轴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绞弓同时旋转,对两根单线同时退扭,退扭率相同,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金东线缆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伊凡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0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458217.7
公开号: CN209210055U
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吕伴
分类号: B65H49/32(2006.01);B;B65;B65H;B65H49
申请人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康花路170号
主权项: 1.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架; 通过第一主动轴承座轴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和通过第一被动轴承座轴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被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与所述第一被动轴同轴; 通过第二主动轴承座轴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主动轴和通过第二被动轴承座轴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被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与所述第二被动轴同轴; 两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被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一摇篮架; 两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被动轴连接并由所述第一主动轴驱动转动的第一绞弓,所述第一绞弓围绕在所述第一摇篮架外; 两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被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二摇篮架; 两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被动轴连接并由所述第二主动轴驱动转动的第二绞弓,所述第二绞弓围绕在所述第二摇篮架外; 设置在所述机架内分别将两个线盘送入第一摇篮架和第二摇篮架内并将第一摇篮架和第二摇篮架内线盘卸出的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 一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且用以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同步转动的同步带驱动机构; 一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同步带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罩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以整个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平行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的轴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被动轴和第二被动轴以整个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平行于所述第一被动轴和第二被动轴的轴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篮架和第二摇篮架均为卧式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弓和第二绞弓均为双扭型,分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过单线用的,另一部分是因高速旋转而用于配重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放线机构和第二放线机构,所述第一放线机构和第二放线机构均为主动式放线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线机构包括一轴设在所述第一摇篮架上的第一放线盘、一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放线盘转动的第一放线电机、一安装在所述第一被动轴上且跟随第一被动轴摆动的第一导向轮支架、轴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支架上的第一上导向轮和第一下导向轮、轴设在所述第一被动轴上的第一被动换向轮、轴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主动换向轮,其中,所述第一放线电机安装在第一摇篮架上,由所述第一升降平台送过来的第一线盘与所述第一放线盘联接并由所述第一放线盘驱动转动进行主动式放线,由所述第一线盘放出的第一单线经过第一上导向轮和第一下导向轮后,进入到所述第一被动轴的中心,然后经过第一被动换向轮换向后通过第一绞弓进行退绞,退绞后的第一单线经过第一主动换向轮换向后进入所述第一主动轴的中心并由所述第一主动轴的中心送出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 所述第二放线机构包括一轴设在所述第二摇篮架上的第二放线盘、一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放线盘转动的第二放线电机、一安装在所述第二被动轴上且跟随第二被动轴摆动的第二导向轮支架、轴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支架上的第二上导向轮和第二下导向轮、轴设在所述第二被动轴上的第二被动换向轮、轴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轴上的第二主动换向轮,其中,所述第二放线电机安装在第二摇篮架上,由所述第二升降平台送过来的第二线盘与所述第二放线盘联接并由所述第二放线盘驱动转动进行主动式放线,由所述第二线盘放出的第二单线经过第二上导向轮和第二下导向轮后,进入到所述第二被动轴的中心,然后经过第二被动换向轮换向后通过第二绞弓进行退绞,退绞后的第二单线经过第二主动换向轮换向后进入所述第二主动轴的中心并由所述第二主动轴的中心送出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驱动机构包括一电机、第一从动同步带轮、第二从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同步带、同步带张紧机构,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从动同步带轮、第二从动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上,所述同步带环绕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以及第二从动同步带轮上;所述同步带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与第二主动轴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张紧压轮支架、滑动配置在所述张紧压轮支架上的张紧压轮滑块、轴设在所述张紧压轮滑块上的同步带张紧压轮和驱动所述张紧压轮滑块移动的张紧压轮滑块驱动机构,所述张紧压轮压在所述同步带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结构均相同,均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剪叉式支承架及升降机构,以及位于剪叉式支承架顶端的升降台,通过升降机构的牵引带动剪叉式支承架升降进而带动升降平台的上升,升降平台依靠自身重力下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中的链轮架上用以感知所述升降平台上、下位置的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开关位于所述链轮架的上部,所述下限位开关位于所述链轮架的下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中的链轮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减速驱动机构、一安装在所述减速驱动机构中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一轴设在所述链轮架上部上的从动链轮、牵引链条,所述牵引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动链轮上,所述牵引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后连接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通过牵引链条牵引带动上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一斜齿-涡轮蜗杆减速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斜齿-涡轮蜗杆减速机构动作,所述斜齿-涡轮蜗杆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连接;通过采用斜齿-涡轮蜗杆减速机构可以对升降平台的升降位置进行自锁。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剪叉式支承架上的升降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的转盘托盘、可转动且可以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盘托盘上的转盘、安装在所述转盘上且对线盘进行定位的一对定位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托盘固定在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上,在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一转盘孔,所述转盘由所述转盘孔伸出。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通过一平面轴承安装在所述转盘托盘上,所述转盘与所述转盘托盘之间通过一中心销轴进行定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限位螺钉,用以限制所述转盘的转动角度和移动距离。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支承架包括中间通过中间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外撑杆和一对内撑杆,所述一对外撑杆的上端均铰接有一上撑杆座,所述上撑杆座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外撑杆的下端均铰接有一下滚动轴承,所述下滚动轴承与所述底座滚动接触;所述一对内撑杆的下端均铰接有一下撑杆座,所述下撑杆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内撑杆的上端均铰接有一上滚动轴承,所述上滚动轴承与所述升降板的底面滚动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支承架还包括一对对所述升降板下降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整个剪叉式支承架的强度,两个剪叉式支承架中的内撑杆通过一撑杆连板连接起来。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盘退扭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单线的同时退扭,且退扭率相同。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