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海面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及测试方法
专利名称: 用于海面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及测试方法
摘要: 用于海面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下层池体、中层池体以及上层池体;下层池体的下部安装有光发射装置,外部设置有盐雾发生装置,在内部产生设定浓度的以盐晶颗粒为内核的水雾粒子作为传输介质;中层池体外部设置有水雾发生装置,在内部产生设定浓度的水雾粒子作为传输介质;上层池体的上部安装有光接收测试设备,外部设置有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内部产生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传输介质。本发明可在室内环境下模拟海面生成的海雾,对海雾的介质颗粒、海雾浓度、海表面温度湿度等进行模拟,为海面光电探测提供室内模拟实验环境,用于开展在模拟海雾环境下的海面光传输特性的测试和评估。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长春理工大学
发明人: 段锦;张肃;付强;战俊彤;李英超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56232.0
公开号: CN110108612A
代理机构: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晓莉
分类号: G01N15/06(2006.01);G;G01;G01N;G01N15
申请人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186号
主权项: 1.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下层池体(1)、中层池体(2)以及上层池体(3),所述下层池体(1)的下部安装有光发射装置(4),下层池体(1)外部设置有盐雾发生装置(21),在下层池体(1)内部产生设定浓度的以盐晶颗粒为内核的水雾粒子作为传输介质;所述中层池体(2)外部设置有水雾发生装置(22),在中层池体(2)的内部产生设定浓度的水粒子作为传输介质;所述上层池体(3)的上部安装有光接收测试设备(5),上层池体(3)外部设置有气溶胶发生装置(23),在上层池体(3)的内部产生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传输介质; 所述下层池体(1)、中层池体(2)以及上层池体(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一组以上光学窗口,且各层池体之间的光学窗口相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层池体(1)、中层池体(2)以及上层池体(3)内均设置有气体检测装置(6)、气体循环装置(7)以及温湿度控制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层池体(1)、中层池体(2)以及上层池体(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检修门、观察窗口以及设备窗口,内侧壁上涂有光吸收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组光学窗口玻璃可透过特定波长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接收测试设备(5)包括光谱仪、光功率计、偏振态测量仪或成像相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为粉体采样仪器、能见度测试仪器、气体浓度测试仪器或激光颗粒粒径测试仪器。 7.一种模拟海雾环境下的光传输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传输特性测量的海雾模拟装置,其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环境准备 清洗各层池体内部及光学窗口,并对装置内部电子器件进行检测;通过温湿度控制装置(8)检测和调节各层池体内温度和湿度; 步骤二、模拟气体发生 设定盐雾发生装置(21)的介质浓度,向下层池体(1)内部填充以盐晶颗粒为内核的水雾粒子作为传输介质;设定水雾发生装置(22)的介质浓度,向中层池体(2)的内部填充水雾粒子作为传输介质;设定气溶胶发生装置(23)的介质浓度,向上层池体(3)的内部填充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传输介质; 步骤三、气体状态监控 通过气体检测装置(6)测量和监测各层池体内气体浓度、颗粒粒径、能见度;通过控制盐雾发生装置(21)、水雾发生装置(22)、气溶胶发生装置(23)以及气体循环装置(7),保持稳定的气体介质浓度;通过温湿度控制装置(8),调节和保持池体内温度和湿度; 步骤四、光传输特性测试 光发射装置(4)通过光源和光学组件发射特定波长的测试光;测试光透过下层池体(1)、中层池体(2)以及上层池体(3)上的光学窗口,被光接收测试设备(5)所接收,并测试模拟海雾环境下测试光的光谱、能量、偏振并获取光学图像; 步骤五、循环测试 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重新设定各层池体的气体参数、介质浓度和环境温湿度,获得模拟海雾环境下测试光光谱、能量、偏振并获取光学图像; 步骤六、测试实验结束 所述步骤五循环测试结束后,关闭光发射装置(4)、光接收测试设备(5)、气体检测装置(6)、气体发生装置(2)以及温度湿度控制装置(8),通过气体循环装置(7)排空气体后,关闭气体循环装置(7);清理各层池体内部及光学窗口。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