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专利名称: 一种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底盘及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底盘包括底板、动力组件、驱动轮和万向轮,通过将驱动轮设置为多个,并将驱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能够有效地提高移动底盘运动的稳定性;通过将万向轮设置为多个,并将一部分万向轮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底板的前端,另外一部分万向轮通过弹性支架设置在底板的后端,不仅能够提高移动底盘运动的灵活性,降低移动底盘转弯的难度,且能够避免移动底盘移动时重心前倾和爬坡时重心后倾导致的倾覆现象的发生。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苏州博众机器人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生贵;吴爱峰;贾烨磊;王鑫;宋伟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7-2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175723.5
公开号: CN209321100U
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彬
分类号: B62D63/02(2006.01);B;B62;B62D;B62D63
申请人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底盘,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动力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动力组件(2)传动连接,其中一部分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左侧,另外一部分所述驱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右侧; 多个万向轮,其中一部分所述万向轮通过固定支架(8)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前端,另外一部分所述万向轮通过弹性支架(9)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后端; 所述弹性支架(9)为U型支架,所述弹性支架(9)包括第二横板(90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901)两端的第三侧板(902)和第四侧板(903),所述第三侧板(902)与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第四侧板(903)与所述万向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包括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4),所述第一驱动轮(3)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左侧,所述第二驱动轮(4)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右侧,所述第一驱动轮(3)和所述第二驱动轮(4)关于所述底板(1)的第一中心线(10)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包括第一万向轮(5)、第二万向轮(6)和第三万向轮(7),所述第一万向轮(5)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前端,所述第二万向轮(6)和所述第三万向轮(7)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万向轮(5)、所述第二万向轮(6)和所述第三万向轮(7)排布呈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万向轮(5)位于所述底板(1)的第一中心线(10)上,所述第二万向轮(6)和所述第三万向轮(7)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10)的两侧,且关于所述第一中心线(10)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8)包括第一横板(80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801)两端的第一侧板(802)和第二侧板(803),所述第一横板(801)与所述万向轮连接,所述第一侧板(802)和所述第二侧板(803)分别向外翻折形成安装边(804),所述安装边(804)与所述底板(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9)还包括: 支撑柱(904),所述第四侧板(903)上设置有导槽(9031),所述支撑柱(904)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90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槽(9031)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101)。 9.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