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升降柱以及驱动杆的配合,在使用时按下把手,当按下把手之后会导致转动板进行转动,当转动板进行转动时会使转动板将驱动杆顶起,在驱动杆顶起之后,驱动杆上的楔形块会将卡块顶起,从而使升降柱上升,并且通过限位机构的配合,从而转动板以及驱动杆下落之后对升降杆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自锁死效果,并且通过支撑板以及凸块进行锁死,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螺纹锁死机构出现的滑丝现象。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陈小林
发明人: 陈小林;王冠宾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0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035512.X
公开号: CN209322396U
分类号: B66F7/00(2006.01);B;B66;B66F;B66F7
申请人地址: 4711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桂花大道612号1号信箱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体(2)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2)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柱(4),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5),所述升降柱(4)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升降柱(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升降柱(4)的底部呈开口状,且驱动杆(6)的底端贯穿升降柱(4)并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 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铰接柱(7),所述铰接柱(7)上铰接有可转动的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并与驱动杆(6)的底部接触,所述升降柱(4)的内壁两侧设置连续的楔形块(9),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呈平面,且楔形块(9)的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驱动杆(6)的两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铰接有可转动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与楔形块(9)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8)的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驱动杆(6)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13),所述滚轮(13)的底部与滑槽(12)的槽底接触,转动板(8)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4),所述把手(14)延伸至两块挡板(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空心圆环(501),所述空心圆环(501)的内壁与升降柱(4)的外表面接触,且空心圆环(501)的外表面会空心柱体(2)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杆(5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凸块(15),所述空心圆环(501)上设置有与凸块(15)相适配的开口,在且在空心圆环(501)的开口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板(16),所述空心圆环(501)的开口内并位于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7)的一侧依次贯穿限位机构(5)以及空心柱体(2)并延伸至空心柱体(2)的外侧,且在空心柱体(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气垫(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的自由端到铰接柱(7)的距离为铰接柱(7)到驱动杆(6)底部距离的10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6)的内部呈空心状,并且在驱动杆(6)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19),所述梯形块(19)的顶部与驱动杆(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20),所述卡块(11)与梯形块(19)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贯穿驱动杆(6)的弹性元件(21)。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