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将共面波导和微流控沟道设计在一个器件上,将太赫兹的产生、传输和探测以及微流控芯片都集成在一起,可直接在外部泵浦激光的激励下产生太赫兹信号,由此实现对器件的微流控沟道中的液体生物样品的太赫兹探测;避免使用太赫兹TDS系统,方便生物样品的检测;基于共面波导的太赫兹微流控芯片的沟道形状及厚度尺寸的设计是根据流体力学、各种生物分子线度及太赫兹探测区域半径等因素设计的,适用于大部分生物溶液样品的太赫兹光谱检测;另外,微流控芯片由于其通道尺寸非常小,节省了样品的使用量。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发明人: |
文毅伟;苏波;武亚雄;赵亚平;吴蕊;何敬锁;张盛博;张存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0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08859.5 |
公开号: |
CN209296571U |
代理机构: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微微;仇蕾安 |
分类号: |
G01N21/3586(2014.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
主权项: |
1.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连在一起的盖片(2)、介质层(3)和基片(1); 所述盖片(2)下表面开有凹槽,作为液体通道;盖片(2)上表面开有两个分别联通液体通道的通孔,分别作为进液口(4)和出液口(5); 在对应于液体通道(6)正下方的位置,所述基片(1)上表面设置有共面波导(7);共面波导(7)包括在基底上镀有的3条平行且互不接触的金线,顺次定义为第一金线(8)、第二金线(9)和第三金线(10);第一金线(8)与第二金线(9)上表面跨接有第一低温砷化镓(11),用于接收泵浦激光,形成第一光电导开关;第二金线(9)与第三金线(10)上表面跨接有第二低温砷化镓(12),用于接收探测激光,形成第二光电导开关;第一低温砷化镓(11)和第二低温砷化镓(12)分别位于3条金线的两端;第一金线(8)靠近第一低温砷化镓(11)的一端接电源正极,第二金线(9)靠近第一低温砷化镓(11)的一端接地;第二金线(9)与第三金线(10)均靠近第二低温砷化镓的一端之间串连电流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的材料为抛光熔融石英;盖片(2)的材料为PDMS;介质层(3)的材料为聚酰亚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介质层(3)的厚度为1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基片(1)、盖片(2)的长度都为7mm,宽度都为6mm;介质层(3)的长度为5mm,宽度为4mm;基片(1)的厚度为1mm,盖片(2)的厚度为200μm;进液口(4)和出液口的半径都为1mm;液体通道(6)长度为3mm,宽度为2mm,液体通道(6)的深度为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金线(9)的有效传输长度为1mm,宽度为50μm;第三金线(10)和第一金线(8)的长度均为1mm,宽度均为100μm;第二金线(9)、第三金线(10)以及第一金线(8)的厚度均为0.25μm;第一金线(8)与第二金线(9)之间以及第二金线(9)与第三金线(10)之间的间隔均为55μm。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