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具体涉及博物馆馆展览展示领域,包括吊装架、焊制滑轮结构和龙骨结构,所述焊制滑轮结构固定设置于吊装架顶部,所述龙骨结构设置于吊装架底部;吊装架包括两个梯形架和两组顶架体,两组所述顶架体并排设置于两个梯形架顶端之间,且两组所述顶架体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架焊接连接。本发明通过龙骨结构支撑并辅助吊装立方岩体,在立方岩体两侧均设置两个与钢架相配合的滑槽,一方面便于立方岩体的吊装,另一方面能够使钢架更好的支撑限位立方岩体,使立方岩体安装顺畅,支撑稳定,通过在立方岩体上铺垫铁网并浇筑石膏,石膏能够隔绝下方的水分,避免立方岩体坍塌、变形。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朝阳金鹏文化艺术品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云鹏;沈才智;高春玲;刘勤学;韦子明;刘爱平;梁波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91323.2
公开号: CN110271959A
代理机构: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威;涂文诗
分类号: B66C5/02(2006.01);B;B66;B66C;B66C5
申请人地址: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8号304
主权项: 1.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架(1)、焊制滑轮结构(2)和龙骨结构(3),所述焊制滑轮结构(2)固定设置于吊装架(1)顶部,所述龙骨结构(3)设置于吊装架(1)底部; 吊装架(1)包括两个梯形架(11)和两组顶架体(12),两组所述顶架体(12)并排设置于两个梯形架(11)顶端之间,且两组所述顶架体(1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架(11)焊接连接; 焊制滑轮结构(2)包括两个定滑轮(21)和一个挂钩(22),所述定滑轮(21)上缠绕设有吊链(23),所述吊链(23)一端与挂钩(22)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21)与顶架体(12)滑动连接; 龙骨结构(3)包括底板(31)、钢架(32)和横梁(33),所述钢架(32)设置为两排且固定设置于底板(31)顶部,每排所述钢架(32)均匀设置为多个,且相邻两个钢架(32)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横梁(33),所述横梁(33)与钢架(32)焊接连接,所述横梁(33)顶部还设有支撑钢管(6)和固定支撑结构(7); 龙骨结构(3)内部吊装有立方岩体(4),所述立方岩体(4)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41),所述立方岩体(4)通过滑槽(41)与钢架(32)活动卡接,所述立方岩体(4)外部缠绕设有吊装带(5),所述吊装带(5)贯穿支撑钢管(6)与挂钩(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体(12)由角钢材料制成,每组所述顶架体(12)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顶架体(12)相对设置,形成U形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21)包括螺纹钢和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焊接于螺纹钢两端,两个所述滑轮分别焊接于两组顶架体(12)上的U形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底部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钢架(32)、横梁(33)和支撑钢管(6)均由方钢制成,且每个所述钢架(32)均由多个方钢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岩体(4)上的四个滑槽(41)分别与两排钢架(32)中相邻的四个钢架(32)相对应,且钢架(32)与滑槽(4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7)包括铺垫铁网(71)和石膏(72),所述石膏(72)浇筑于铺垫铁网(71)内,所述固定支撑结构(7)设置于两排钢架(32)的横梁(33)之间,且底部通过石膏(72)与立方岩体(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7)高度与横梁(33)高度相同,所述固定支撑结构(7)和横梁(33)拼合后的长度和宽度与立方岩体(4)长度和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相邻所述横梁(33)之间的高度与立方岩体(4)高度和支撑钢管(6)的高度之和相等。 9.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层剖面安装结构的地层剖面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S1、首先从底部第一块岩体开始安装,将底板(3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先焊接竖直的钢架(32),并且使用的钢架(32)高度仅超出第一块岩体高度即可; S2、吊装岩体之前,要进行抠槽处理,首先在岩体距离左、右两侧位置扣槽,以嵌入底座的左、右两侧方钢为准,得到两侧分别带有两个滑槽(41)的立方岩体(4); S3、抠槽后的围岩尽可能保证完整,并且编号; S4、吊装时,在立方岩体(4)底部垫置两块方钢,然后将吊装带(5)贯穿方钢在立方岩体(4)上打结后挂在挂钩(22)上,吊装时,使滑槽(41)与钢架(32)对准,然后将立方岩体(4)缓慢吊装在底板(31)上,完成第一块立方岩体(4)的吊装; S5、当安装完一层立方岩体(4)后,将钢架(32)继续焊接增高,并且使用的钢架(32)高度仅超出第二块岩体高度即可,然后焊接横梁(33),最后立方岩体(4)上铺垫铁网(71),并浇筑石膏(72),将立方岩体(4)与龙骨结构(3)固定; S6、继续叠加吊装时,再继续将岩体底部垫置的方钢垂直吊装在横梁(33)上; S7、不断重复S5和S6动作,龙骨焊接与立方岩体(4)安装同步,安装一块,焊接一层,完成地质剖面多块立方岩体(4)的吊装; S8:将步骤S3中取下且编号的围岩填补至立方岩体(4)上与钢架(32)配合的各个滑槽(41)内,并进行整体修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