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
专利名称: 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
摘要: 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基础、柱、挡土墙体、预留空槽、榫头、榫槽、外伸筋,柱设置在基础上方,挡土墙体设置在两柱之间,基础上部榫头插入挡土墙体下部榫槽中,基础通过外伸筋与挡土墙体相连,挡土墙体与柱之间通过连接筋相连,该方法施工深度浅,可操作性强,挡土墙体承担土体重量传递给柱和基础,榫卯连接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可靠性,防止了挡土墙体侧移,本发明大大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能,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沈阳建筑大学
发明人: 张延年;步友滨;吴金国;赵津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0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15200.0
公开号: CN110258626A
代理机构: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晓旭
分类号: E02D29/02(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东路9号
主权项: 1.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1)、柱(2)、挡土墙体(3)、预留空槽(4)、榫头(5)、榫槽(6)、外伸筋(7)、柱预留孔洞(8)、纵向预留孔洞(9)、竖向预留孔洞(10)、竖向连接架(11)、连接筋(12)、螺母(13)、纵向安装口(14)、竖向安装口(15),所述基础(1)沿道路两侧的基坑通长布置,基础(1)的两端上方均垂直设有柱(2),两个柱(2)之间设有挡土墙体(3),基础(1)的中部上方设有榫头(5),柱(2)内侧设有竖向通长的预留空槽(4),挡土墙体(3)的两翼缘放入柱(2)的预留空槽(4)中,柱(2)上设置若干个纵向的柱预留孔洞(8),每个柱预留孔洞(8)外侧均对应一个纵向安装口(14),挡土墙体(3)下部设有与基础(1)上方的榫头(5)对应的榫槽(6),挡土墙体(3)的内部设有竖向连接架(11),挡土墙体(3)靠近土体的一侧设置若干个竖向预留孔洞(10),每个竖向预留孔洞(10)上端对应设置一个竖向安装口(15),外伸筋(7)穿过竖向预留孔洞(10)和竖向连接架(11)插入基础(1)内,并采用螺母(13)在竖向安装口(15)处安装紧固,挡土墙体(3)上设置若干个纵向预留孔洞(9),连接筋(12)穿过柱(2)上的柱预留孔洞(8)和挡土墙体(3)上的纵向预留孔洞(9),并采用螺母(13)在两个柱(2)外侧的纵向安装口(14)处安装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1)与柱(2)经钢筋绑扎,浇筑为统一整体;柱(2)的宽度与基础(1)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2)自上而下每隔2~3m设置一个纵向的柱预留孔洞(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墙体(3)靠近土体的一侧每隔2~3m设置一个外伸筋(7),挡土墙体(3)上沿长度方向每隔2~3m设置一个竖向预留孔洞(10),挡土墙体(3)自上而下每隔2~3m设置一个纵向预留孔洞(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墙体(3)为T型,挡土墙体(3)的翼缘边长与预留空槽(4)边长相同,预留空槽(4)的截面为正方形,预留空槽(4)的边长是柱(2)边长的2/5;挡土墙体(3)的腹板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挡土墙体(3)的底边宽度与基础(1)的宽度相同,挡土墙体(3)的高度与柱(2)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头(5)的长度为两个柱(2)内边缘距离的2/3,榫头(5)的中心线与挡土墙体(3)中心线相同,榫头(5)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榫头(5)的高度为挡土墙体(3)高度的1/3,榫头(5)的倾斜角为60°,榫头(5)与榫槽(6)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筋(7)设置在距基础(1)外侧1/5位置处,外伸筋(7)尺寸与竖向预留孔洞(10)尺寸相同,外伸筋(7)中心线与竖向预留孔洞(10)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预留孔洞(9)设置在竖向预留孔洞(10)内侧,二者在接触处相切,纵向预留孔洞(9)与柱预留孔洞(8)尺寸相同,且纵向预留孔洞(9)的中心线与柱预留孔洞(8)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连接架(11)包括侧连接端板(11-1)、竖向受力连接筋(11-2)、竖向连接孔(11-3),竖向受力连接筋(11-2)的两端分别与侧连接端板(11-1)焊接,竖向受力连接筋(11-2)均匀分布在两块侧连接端板(11-1)之间,竖向受力连接筋(11-2)位于侧连接端板(11-1)的中线上,在两个相邻的竖向受力连接筋(11-2)与侧连接端板(11-1)焊点的中间设有竖向连接孔(11-3),外伸筋(7)插入竖向连接孔(11-3)中,通过螺母(13)与竖向连接架(11)在竖向安装口(15)处安装紧固,竖向安装口(15)位于外伸筋(7)与竖向连接架(11)的连接处开设。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