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及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及方法,所述的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包括通风管道和控制芯片;通风管道上设置有1个大出氧口和5个小出氧口,大出氧口位于车顶中部,小出氧口位于车座上方;大出氧口和小出氧口入口处均设有电动蝶阀,通风管道主管道及连接出氧口的分支管道上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控制芯片可以控制电动蝶阀和电动调节阀的关闭和开启以及控制车内供氧模式。本发明综合考虑通风模式、新风量、轿车内乘客数量及乘客的氧气需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供氧的调节,通过对轿车内乘客的有效供氧既显著提高了轿车内人的氧舒适感又避免了氧气的浪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明人: 宋聪;赵婷婷;刘艳峰;宋志远;黄磊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83570.8
公开号: CN110303851A
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安彦彦
分类号: B60H3/00(2006.01);B;B60;B60H;B60H3
申请人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13号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和控制芯片;通风管道上设置有1个大出氧口和5个小出氧口,大出氧口位于车顶中部,小出氧口位于车座上方;大出氧口和小出氧口入口处均设有电动蝶阀,通风管道主管道及连接出氧口的分支管道上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控制芯片能够控制电动蝶阀和电动调节阀的关闭和开启以及控制车内供氧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内外循环感应系统,当车窗开启或汽车空调外循环时,采用分布式供氧;当汽车空调采用内循环时采用弥散式供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窗上与控制芯片相连的红外传感器和设置于车内的红外发射器,车窗开启时,红外传感器接收不到红外发射器信号,控制芯片控制采用分布式供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座安装有与控制芯片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车座无人时,控制芯片控制该车座上方小出氧口入口处电动蝶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芯片相连的氧气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局部供氧的氧气浓度,从而调节各个电动调节阀开启的大小;当检测的氧气浓度小于23%时,电动调节阀阀门开大,增大出氧流量,当检测的氧气浓度大于23%时,电动调节阀阀门开小,减小出氧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内并与控制芯片相连的氧气浓度检测器,当检测到车内氧气浓度达到25%时,停止供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大出氧口直径为10mm,通过垫片和伸缩管连接有可180°旋转的可旋转风口,设置在车顶盖中部; 小出氧口位于座位上方20cm处,外接球形射流喷口,直径为6mm;小出氧口和伸缩管连接,伸缩管内设有吸气装置及圆形电动垫片使得伸缩管可伸长或缩短,小出氧口开启后指示灯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管道由水蒸气进口和氧气进口汇合形成,水蒸气与氧气结合后送入车内,氧气进口处设有第三电动调节阀,水蒸气进口处设有第七电动蝶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内还设置有与控制芯片相连接的湿度传感器,通过控制芯片调节第七电动蝶阀控制车内湿度。 10.一种基于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补给自适应调节的车载式富氧系统,包括弥散式供氧和分布式供氧: 弥散式供氧时,第七电动蝶阀、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一电动调节阀和第九电动蝶阀开启,第二电动调节阀和第十电动蝶阀关闭; 分布式供氧时,第七电动蝶阀、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一电动调节阀和第十电动蝶阀开启,第九电动蝶阀关闭,第一电动蝶阀和第二电动蝶阀轮流开启,供氧间隔为6-10秒;第三、第四和第五电动蝶阀中同时开启两个,供氧间隔设为5秒,每隔5秒便有一个电动蝶阀轮流关闭,即15秒为一周期,每位乘客有10秒的供氧时段和5秒的停止供氧时段。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