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形成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形成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的方法
摘要: 一种形成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板模块单元预制件;步骤2、吊装好第一层面板模块单元,进行第一层填土的填充压实,当填土面与第一层面板模块单元后的外露钢筋平齐时,铺设第一层土工加筋材料,并将其固定在外露钢筋上;步骤3、吊装并错位拼接第二层面板模块单元;步骤4、进行第二层填土的填充压实,并依照步骤2处理第二层的土工加筋材料和外露钢筋;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至施工到加筋土挡墙设计标高。本发明形成的加筋土挡墙面墙呈退台式的阶梯形,能有效减小面墙后的土压力,提高墙体稳定性;且采用面板模块单元,具有施工便捷、工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南;43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林宇亮;李聪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26492.8
公开号: CN110306589A
代理机构: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欧颖;张文君
分类号: E02D29/02(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主权项: 1.一种形成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的方法,所述加筋土挡墙包括若干块上下错位设置的面板模块单元(1)和若干土工加筋材料(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板模块单元(1)预制件,所述面板模块单元(1)包括一体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竖板(11)、横板(12)和凸榫(13),所述横板(12)垂直设置在竖板(11)的板面一侧,所述凸榫(13)直接与竖板(11)的底边连接且其凸出设置在竖板(11)向下的板面延伸面上;所述横板(12)上设置有用于上层相邻面板模块单元(1)的凸榫(13)向下插入的预留孔洞(14),所述竖板(11)上还设置有外露钢筋(15),所述外露钢筋(15)自形成一个与所述横板(12)平行的平面,且外露钢筋(15)位于横板(12)下方; 步骤2、使用吊车对面板模块单元(1)进行吊装拼接,面板模块单元(1)的吊装拼接分层进行;安装好第一层面板模块单元(1)后进行第一层墙后填土(5)的填充压实,当填土面与第一层面板模块单元(1)后的外露钢筋(15)平齐时,铺设第一层土工加筋材料(2),并将第一层土工加筋材料(2)固定在外露钢筋(15)上,以此实现土工加筋材料(2)与面板模块单元(1)之间的连接; 步骤3、进行第二层面板模块单元(1)的吊装拼接;安装第二层面板模块单元(1)时,将第二层面板模块单元(1)下端的凸榫(13)分别错位嵌入第一层左右相邻的两个面板模块单元(1)的横板(12)上的预留孔洞(14)内; 步骤4、进行第二层墙后填土(5)的填充压实,当填土面与第二层面板模块单元(1)后的外露钢筋(15)平齐时,铺设第二层土工加筋材料(2),并将第二层土工加筋材料(2)固定在第二层面板模块单元(1)上的外露钢筋(15)上; 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至施工到加筋土挡墙设计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前还包括:清除施工场地杂物杂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板基础(3)的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面板基础(3)上安装第一层面板模块单元(1),是通过在面板基础(3)施工时预留与面板模块单元(1)的凸榫(13)相匹配的孔洞,安装时将面板模块单元(1)的凸榫(13)插入预留的孔洞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土挡墙左右两边因错位嵌入而导致的边缘不整齐,采用部分半块的面板模块单元(1)进行补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钢筋(15)与所述竖板(11)的板面共同围成矩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面板模块单元(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凸榫(13),相应在所述横板(12)上设置有两个预留孔洞(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层相邻面板模块单元(1)的两块竖板(11)以及下层面板模块单元(1)的横板(12)间形成用于绿化种植的凹槽(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模块单元(1)的竖板(11)上还设有穿过板面的通孔状排水孔(16);横板(12)与竖板(11)的连接处位于竖板(11)的上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钢筋(15)形成的平面顶部与所述横板(1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竖板(11)高度的1/5~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竖板(11)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横板(12)的宽度为D,所述预留孔洞(14)的中心位置离所述竖板(11)的板面之间的水平距离d为横板(12)宽度D的1/4~3/4。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