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
专利名称: 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包括顺次连接的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侧板一的一端设有上盖一,另一端设有底板一,底板一的一侧设有底板一卡口,另一个侧部还连接折叠部一,侧板二的一端设有底板二,另一端设有上盖二,底板二设有卡口一,侧板三的一端设有上盖三,另一端设有底板三,底板三的一侧设有底板三卡口,另一侧还连接折叠部二,侧板四的一端设有上盖四,另一端设有底板四,底板四还设有卡口二;当处于成型状态时,卡口一连接底板一卡口,折叠部一连接折叠部二,卡口二连接底板三卡口。当四块底板组合成一块整体的底板时,在不破坏箱体的前提下,无法从箱体外部进行打开。必须从箱体内部操作折叠部才可开启箱体底部。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禾义(苏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添助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1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994054.4
公开号: CN209480204U
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
分类号: B65D5/42(2006.01);B;B65;B65D;B65D5
申请人地址: 215155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问渡路8号
主权项: 1.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侧板一(1)、侧板二(3)、侧板三(4)、侧板四(5),所述侧板一(1)的一端设有上盖一(11),另一端设有底板一(13),所述底板一(13)的一侧设有底板一卡口(131),另一个侧部还连接折叠部一(14),所述侧板二(3)的一端设有底板二(31),另一端设有上盖二(32),所述底板二(31)设有卡口一(311),所述侧板三(4)的一端设有上盖三(41),另一端设有底板三(42),所述底板三(42)的一侧设有底板三卡口(421),另一侧还连接折叠部二(43),所述侧板四(5)的一端设有上盖四(51),另一端设有底板四(52),所述底板四(52)还设有卡口二(53); 当处于成型状态时,所述卡口一(311)连接底板一卡口(131),所述折叠部一(14)连接折叠部二(43),所述卡口二(53)连接底板三卡口(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13)与折叠部一(14)之间还设有压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三(42)与折叠部二(43)之间还设有压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一(1)的侧部还连接延伸部(2),所述延伸部(2)连接侧板四(5)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一(11)的边沿还设有插舌(12),所述上盖三(41)还设有插口(44),当处于成型状态时,所述插舌(12)连接插口(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12)还设有锁孔一,所述侧板三(4)还设有锁孔二,所述锁孔一、锁孔二还设有锁扣,当处于成型状态时,所述锁孔一通过锁扣连接锁孔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一(11)还设有魔术贴一(6),所述上盖二(32)还设有魔术贴二(7),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魔术贴一(6)连接魔术贴二(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材料是PP蜂窝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一连接锁基部(8),所述锁孔二连接锁身部(9),所述锁基部(8)包括基板(81),所述基板(81)上具有锁孔(82),所述锁孔(8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83),所述第一挡块(83)上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挡块(83)能够沿所述基板(81)弹性伸缩的滑动,所述基板(81)上具有第一限位部(85),所述第一挡块(83)与第一限位部(85)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86); 所述锁身部(9)包括锁头(91)和锁柄(92),所述锁头(91)和锁柄(92)之间通过锁杆(93)相连接,所述锁杆(93)上具有至少一个节点部(94),在所述锁杆(93)上节点部(94)处的强度最低; 所述锁头(91)能够穿过所述锁孔(82),所述锁头(91)能够被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槽(86)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8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97),所述第二挡块(97)上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挡块(97)能够沿所述基板(81)弹性伸缩的滑动,所述基板(81)上具有第二限位部(98),所述第二挡块(97)与第二限位部(98)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99)。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