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排水阻滑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阻滑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传统抗剪洞塞不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且不具备巡视检查条件的问题。所述排水阻滑结构,包括抗剪洞塞,在所述抗剪洞塞内沿抗剪洞塞的轴向设置有盲孔结构的排水洞,所述排水洞从洞抗剪洞塞的外端穿出并形成出口端,排水洞的内端延伸至抗剪洞塞的内端附近;在抗剪洞塞内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一端与排水洞连通,排水孔的另一端从抗剪洞塞的外壁面穿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水洞和排水孔结构,可对抗剪洞塞所在位置的地下水进行外排,可有效地降低周围地下水位。另外,通过设置排水洞能更方便地对抗剪洞塞内部情况进行定期巡视。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谭可奇;张顺利;井向阳;林起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42618.X |
公开号: |
CN209482333U |
代理机构: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分类号: |
E02D19/10(2006.01);E;E02;E02D;E02D19 |
申请人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1号 |
主权项: |
1.排水阻滑结构,包括抗剪洞塞(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剪洞塞(1)内沿抗剪洞塞(1)的轴向设置有盲孔结构的排水洞(2),所述排水洞(2)从洞抗剪洞塞(1)的外端穿出并形成出口端,排水洞(2)的内端延伸至抗剪洞塞(1)的内端附近;在抗剪洞塞(1)内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一端与排水洞(2)连通,排水孔的另一端从抗剪洞塞(1)的外壁面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包括端部排水孔(3)和洞身排水孔(4),所诉端部排水孔(3)设置于抗剪洞塞(1)端部,并呈放射状设置;所述洞身排水孔(4)沿抗剪洞塞(1)的轴向分层地间隔设置,每层包括顶部排水孔(41)、左侧排水孔(42)、右侧排水孔(43)和底部排水孔(4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排水孔(3)从抗剪洞塞(1)的外壁面穿出后伸入到外部岩体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排水孔(42)和所述右侧排水孔(43)朝向排水洞(2)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排水孔(42)和所述右侧排水孔(43)倾斜的角度θ为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洞(2)从内端朝向出口端的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洞(2)从内端朝向出口端的底板向下倾斜的角度α为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排水孔(3)的孔径为90mm,所述洞身排水孔(4)的孔径为50m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洞身排水孔(4)之间的间距为2m。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阻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洞(2)的横截面为城门洞型或圆形。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