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
专利名称: 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
摘要: 本申请属于材性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包括:拉伸机、可降温电阻炉、动力装置和冷凝装置等;可降温电阻炉又包括升温内腔、降温层、保温层,且可降温电炉通过转轴和支架安装在拉伸机上,降温层内敷设弯曲降温管道,与外部动力装置和冷凝装置连接,形成一个可循环系统。降温管道之间的空隙由柔性保温材料填满,可保证管道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在本申请中,降温层内的降温管道、外部的动力装置与冷凝装置形成可循环降温系统,冷却介质在降温系统内循环流动,进行热交换,以在试验过程中实现快速降温,并可控制降温速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南;43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蒋彬辉;王梦洁;李耀庄;范传刚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0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1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24214.6
公开号: CN110333147A
代理机构: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叶凤;李耀霞
分类号: G01N3/18(2006.01);G;G01;G01N;G01N3
申请人地址: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左家垅
主权项: 1.一种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温电阻炉(2)、拉伸机(1)、动力装置(5)、冷凝装置(6); 所述可降温电阻炉(2)采用筒式两半对开的结构形式,对开的左右两个半部分之间通过转轴(3)连接,并通过转轴(3)的转动实现可降温电阻炉(2)左右两个半部分之间的开与合;同时所述转轴(3)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4)上,所述支架(4)可转动并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拉伸机(1)上,通过所述转轴(3)和支架(4)调节所述可降温电阻炉(2)的位置; 所述可降温电阻炉(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升温内腔(9)、降温层(10)和保温层(11),所述降温层(10)内部敷设弯曲的降温管道(12);所述降温管道(12)的两端分别通过外部管道(8)与动力装置(5)、冷凝装置(6)连接,并与所述动力装置(5)、冷凝装置(6)共同形成一个可循环降温系统,且所述降温管道(12)、动力装置(5)以及冷凝装置(6)的进出口均设置有流量阀(7); 所述动力装置(5)与冷却介质的储存容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动力装置(5)用于驱动冷却介质,使所述冷却介质流入所述降温管道(12),并在所述降温管道(12)内流动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冷却介质流入冷凝装置(6),经冷凝装置(6)冷却后直接排出或进行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流量阀(7)来调整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降温管道(12)内的流速以控制降温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降温层(10)下侧的降温管道(12)与所述动力装置(5)连接,位于所述降温层(10)上侧的降温管道(12)与所述冷凝装置(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道(12)之间的空隙由柔性保温材料填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1)由保温材料制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内腔(9)采用上、中、下三段炉丝单独进行控制加热,所述上、中、下三段炉丝分别埋于炉膛内表面,形成环形加热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中、下三段炉丝连接的温控器,用以分别控制所述上、中、下三段炉丝对升温内腔(9)进行升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温控器、动力装置(5)、冷凝装置(6)、以及各个流量阀(7)连接的主控制器,用以设置所述升温内腔(9)的升温曲线,并控制所述温控器、动力装置(5)、冷凝装置(6)、及各个流量阀(7)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为横截面呈“L”形的构件,其两端及中间转折处均设置有铰链,所述拉伸机(1)内竖直安装有一根立柱,所述支架(4)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该立柱连接并可沿该立柱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转轴(3)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