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系统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构造 |
摘要: |
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系统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构造,以有效提高轨道梁的疲劳性能、横向及扭转刚度,减小结构的振动,提高行车舒适性,且有效地降低整体工程造价。由顶板、底板、左侧腹板、右侧腹板和内腹板构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在左侧腹板与相邻内腹板之间形成左侧箱室,右侧腹板与相邻内腹板之间形成右侧箱室,在左侧箱室、右侧箱室之间形成中间箱室。左侧箱室内在其底部的左侧端部底板上开设纵向通长的左侧槽型开口,左侧轨道安装固定在该左侧槽型开口两侧的左侧端部底板顶面上。右侧箱室内在其底部的右侧端部底板上开设纵向通长的右侧槽型开口,右侧轨道安装固定在该右侧槽型开口两侧的右侧端部底板顶面上。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王应良;陶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0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88162.4 |
公开号: |
CN110373961A |
代理机构: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分类号: |
E01B25/22(2006.01);E;E01;E01B;E01B25 |
申请人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
主权项: |
1.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系统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构造,其特征是:由顶板(20)、底板、左侧腹板(22)、右侧腹板(23)和内腹板构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在左侧腹板(22)与相邻内腹板之间形成左侧箱室(A),右侧腹板(23)与相邻内腹板之间形成右侧箱室(C),在左侧箱室(A)、右侧箱室(C)之间形成中间箱室(B),中间箱室(B)底部的中部底板(21a)坐落在设置于墩柱(10)顶端的桥梁支座(D)上;所述左侧箱室(A)内在其底部的左侧端部底板(21b)上开设纵向通长的左侧槽型开口(26),左侧轨道(28)安装固定在该左侧槽型开口(26)两侧的左侧端部底板(21b)顶面上;所述右侧箱室(B)内在其底部的右侧端部底板(21c)上开设纵向通长的右侧槽型开口(27),右侧轨道(29)安装固定在该右侧槽型开口(27)两侧的右侧端部底板(21c)顶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系统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内腹板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横向间隔设置两道,在左侧内腹板(24)与右侧内腹板(25)之间形成中间箱室(B),两只桥梁支座(D)分别位于左侧内腹板(24)、右侧内腹板(25)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轨道交通系统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构造,其特征是:所述中部底板(21a)的厚度大于左侧端部底板(21b)、右侧端部底板(21c)的厚度。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