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用于车辆的复合材料车底结构 |
摘要: |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底组件,该车底组件包括多个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部件。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包括基部和第一加强件。基部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基部构造成沿纵向方向在车辆的前部和车辆的后部之间延伸。第一加强件联接于基部。该第一加强件包括第一细长脊部和第一细长槽。第一细长槽邻近于第一细长脊部设置。第一细长脊部和第一细长槽各自在基部的第一侧和基部的第二侧之间横向地延伸。在各种方面中,车底组件基本上由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部件构成。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美国;US |
申请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V·R·艾塔拉朱;S·艾莎特;W·R·罗杰斯;T·U·贺里内斯-斯托林;M-C·托伊特甘斯;A·伯利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33619.X |
公开号: |
CN110395320A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均华;刘茜 |
分类号: |
B62D29/04(2006.01);B;B62;B62D;B62D29 |
申请人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底组件,包括: 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部件,所述部件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且所述基部构造成沿纵向方向在所述车辆的前部和所述车辆的后部之间延伸;以及 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联接于所述基部并且包括第一细长脊部和第一细长槽,所述第一细长槽邻近于所述第一细长脊部设置,所述第一细长脊部和所述第一细长槽各自在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侧之间横向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限定第一厚度,且所述第二区域限定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 所述基部的所述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纤维结构;以及 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所述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纤维结构的第二纤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所述基部进一步包括细长凸起部分,所述细长凸起部分设置在所述基部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基部的第二部分之间,且所述细长凸起部分限定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细长脊部和所述第一细长槽各自在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细长凸起部分之间延伸;以及 所述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联接于所述基部并且包括第二细长脊部和第二细长槽,所述第二细长槽邻近于所述第二细长脊部设置,且所述第二细长脊部和所述第二细长槽各自在所述细长凸起部分和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侧之间横向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件进一步包括第一端壁、第二端壁、第一加强件凸缘以及第二加强件凸缘; 所述第一细长脊部和所述第一细长槽各自在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之间延伸;以及 所述第一加强件凸缘从所述第一端壁突出,且所述第二加强件凸缘从所述第二端壁突出,且所述第一加强件凸缘和所述第二加强件凸缘接合所述基部,以将所述第一加强件联接于所述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细长脊部包括多个第一细长脊部,所述多个第一细长脊部包括1-6个第一细长脊部;以及 所述第一细长槽包括多个第一细长槽,所述多个第一细长槽沿所述纵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细长脊部交替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所述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部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摇杆子组件,所述第一摇杆子组件联接于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侧,且所述第一摇杆子组件包括第一细长壳体和第一能量吸收元件,所述第一细长壳体限定第一内部隔室,且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隔室内;以及 第二摇杆子组件,所述第二摇杆子组件联接于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第二摇杆子组件包括第二细长壳体和第二能量吸收元件,所述第二细长壳体限定第二内部隔室,且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部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元件包括多个第一能量吸收元件,每个第一能量吸收元件包括第一细长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细长中空结构限定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以及 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元件包括多个第二能量吸收元件,每个第二能量吸收元件包括第二细长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细长中空结构限定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底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摇杆子组件包括第三能量吸收元件,且所述第一细长壳体进一步限定第三内部隔室,所述第三能量吸收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内部隔室内;以及 所述第二摇杆子组件进一步包括第四能量吸收元件,且所述第二细长壳体进一步限定第四内部隔室,所述第四能量吸收元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内部隔室内。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