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基础包括圆形基础和若干设置于圆形基础上的螺旋桩,该结构形式结合了圆形浅层基础形式和螺旋桩基础形式,在圆形基础外侧植入螺旋桩,通过控制螺旋桩的旋转,产生向下的贯入力,通过法兰和圆形钢板传递至圆形基础,从而带动圆形基础沉放至预定位置;沉放完成后,通过预制在结构内部的灌浆管将水硬性混凝土灌注入螺旋桩和圆形基础灌浆套管的连接处,圆形基础本体被螺旋桩约束,使结构整体承受水平向荷载、倾覆荷载和上拔荷载,提高结构的复合承载性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天津;12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练继建;刘润;汪嘉钰;付登锋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84061.7
公开号: CN110397073A
代理机构: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秀奎
分类号: E02D27/42(2006.01);E;E02;E02D;E02D27
申请人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主权项: 1.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基础和若干设置于圆形基础上的螺旋桩; 所述圆形基础呈饼状,其表面分布有贯穿的用于插入螺旋桩的灌浆套管; 所述螺旋桩包括螺旋桩上部结构、螺旋桩中部结构、螺旋桩下部结构、第一圆形钢板和第二圆形钢板,所述螺旋桩上部结构和螺旋桩中部结构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将第一圆形钢板夹在中间,所述螺旋桩中部结构和螺旋桩下部结构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将第二圆形钢板夹在中间,所述螺旋桩下部结构的下端设置有螺旋叶片; 所述螺旋桩插在圆形基础的各灌浆套管内,使第一圆形钢板盖在灌浆套管上方,所述第一圆形钢板、第二圆形钢板的直径大于灌浆套管的内径,整个螺旋桩可以灌浆套管内进行自由转动; 所述灌浆套管内填充有混凝土填充物,用于在圆形基础的下沉安装完成后使螺旋桩和圆形基础结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灌浆套管位于与圆形基础同心的圆形边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桩的数量为大于等于2,且各螺旋桩以圆形基础的圆心呈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桩的直径小于圆形基础灌浆套管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桩内部设置有灌浆管,用于向灌浆套管内灌入混凝土填充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的下端开口位于螺旋桩中部结构本体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圆形基础还包括用于将螺旋桩旋入土体内的外接动力机构,外接动力机构通过在螺旋桩顶端施加扭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基础上放置有用于产生下沉力的外置配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基础上设置有用于吊运的吊环。 10.一种带有螺旋桩的复合型圆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陆上对螺旋桩和圆形基础进行组装:将螺旋桩中部结构放入圆形基础的灌浆套管内,使螺旋桩上部结构与螺旋桩中部结构之间夹住第一圆形钢板,并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使螺旋桩中部结构与螺旋桩下部结构之间夹住第二圆形钢板,并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步骤二、将圆形基础连同螺旋桩吊运至目标放置水域,通过自重或者外置配重作用使螺旋桩部分贯入泥面以下; 步骤三、在外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使各螺旋桩产生围绕其旋转轴的转动,贯入泥面部分的螺旋叶片在转动作用下产生向下的贯入力,圆形基础在该贯入力和自重的联合作用下贯入至预定深度; 步骤四、利用灌浆管将水硬性混凝土灌注至圆形基础上的灌浆套管,待混凝土产生足够的强度后,使圆形基础和各螺旋桩形成整体、协同受荷。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