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从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识别和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入手,探讨了工程建设实施后对区域的环境影响和景观格局的变化,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环境影响的生态恢复、污染防治措施,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施工、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使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即为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以神农架公路改扩建工程规划环评为例,遵循由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由系统规律探询典型样区分析的思路,在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环境影响识别及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景观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工程建设的各种环境影响和景观格局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环境影响与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们之间时空共轭演变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工程项目带来的环境损失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的减少、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和其它环境的变化。工程建成后,评价区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发生变化,草地、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筑面积增加。工程建成后林地、草地、耕地和水域面积等减少将使项目区的生物量减少,平均生产力减少。工程施工造成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将对评价区自然体系产生影响。
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实施后对区域景观的影响,土石方开挖、工程占地、农村居民点拆迁等活动改变了各景观类型斑块、廊道和基质的形状、大小、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