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它包括:轮辋,轮辋轴向两侧设置有轮辋连接区域,轮辋连接区域中设置有多个辐条安装孔,轮辋径向外侧连同轮辋连接区域形成为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部;轮毂,轮毂轴向两侧设置有轮毂连接区域;辐条,辐条交叉连接在轴向一侧轮毂连接区域与轴向另一侧轮辋连接区域之间;轮毂连接区域上设置有多个辐条勾孔,辐条的一端为卡接端,卡接端弯折并卡接于辐条勾孔中,辐条的另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包括螺纹部和与螺纹部螺接的螺帽,螺帽设置在辐条安装孔中。抗力性能优良且无需更换轮毂便可实现无内胎轮胎的更新换代。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常熟市久发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徐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372144.8 |
公开号: |
CN209666729U |
代理机构: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丽;朱华庆 |
分类号: |
B60B1/04(2006.01);B;B60;B60B;B60B1 |
申请人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辛庄工业园区 |
主权项: |
1.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轮辋(20),所述轮辋(20)轴向两侧设置有轮辋连接区域(21),所述轮辋连接区域(21)中设置有多个辐条安装孔(211),所述轮辋(20)径向外侧连同所述轮辋连接区域(21)形成为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部(22); 轮毂(30),所述轮毂(30)轴向两侧设置有轮毂连接区域(31); 辐条(40),所述辐条(40)交叉连接在轴向一侧所述轮毂连接区域(31)与轴向另一侧所述轮辋连接区域(21)之间; 所述轮毂连接区域(31)上设置有多个辐条勾孔(311),所述辐条(40)的一端为卡接端(41),所述卡接端(41)弯折并卡接于所述辐条勾孔(311)中,所述辐条(40)的另一端为安装端(42),所述安装端(42)包括螺纹部(421)和与所述螺纹部(421)螺接的螺帽(422),所述螺帽(422)设置在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轮辋(20)轴向单侧的所述辐条(40)围绕所述轮辋(20)轴心线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与同一侧相邻辐条(40)重合,并且所述辐条安装孔(211)在轴向单侧圆周上等间距分布;连接在所述轮辋(20)轴向一侧的所述辐条(40)以径向经过所述轮毂(30)中心点的轴线为旋转轴旋转180°可与轴向另一侧所述辐条(40)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轮辋(20)轴向单侧的所述辐条(4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轮毂(30)轴心线存在相同方向的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40)相对于所述轮毂(30)轴心线同时存在径向平面和轴向平面的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设置有沉台(2111),所述螺帽(422)上对应设置有凸缘(4221),所述螺帽(422)通过所述沉台(2111)与所述凸缘(4221)埋设在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422)完全沉浸于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辐条(40)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40)的所述螺纹部(421)的外径小于所述辐条勾孔(311)直径,所述辐条(40)的所述卡接端(41)具有外径大于所述辐条勾孔(311)直径的头部(4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0)轴向长度大致等于所述轮辋(20)轴向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20)轴向中部具有朝向所述轮毂(30)的凹陷(221)。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