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
专利名称: 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包括横梁、移动平台和电机,所述横梁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平台,两组所述辅助支撑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固定匣的左端焊接有压杆,且固定匣的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固定匣的底端通过第三弹簧与固定箱体的内部左侧底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辅助支撑装置伸长时,扶手在弹簧的作用下从嵌入槽内弹出,限位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从嵌入槽内伸出,在移动平台的支撑作用下,可使限位杆的下端对扶手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扶手随意晃动,避免因辅助支撑装置的伸长,上下扶梯间的间距过大而发生工人踏空的现象,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河南省铁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好利;郭自庭;张衡;金永宽;姬红尚;郜世昌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82051.4
公开号: CN110485309A
代理机构: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范增哲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申请人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位庄镇工业区
主权项: 1.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横梁(1)、移动平台(2)和电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平台(2),所述横梁(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辅助支撑梁(3),两组所述辅助支撑梁(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延长杆(25),所述延长杆(25)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8),且嵌入槽的内部右侧上端焊接有限位板(12),所述嵌入槽的内部上端中间位置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扶手(9),所述扶手(9)的右端通过第一弹簧(10)与第一固定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8)与延长杆(25)之间设置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右侧通过第二弹簧(11)与嵌入槽的右侧壁连接,两组所述延长杆(25)之间焊接有加强杆(4),所述加强杆(4)中间内部设置有螺纹套,两组所述延长杆(25)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撑横梁(16),所述活动支撑横梁(16)的底端胶粘有橡胶垫(14),所述活动支撑横梁(16)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3),两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的内部分别套设有第二丝杆(6),所述孔洞的上端中部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底端焊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5),所述连接杆(17)的顶端焊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8),所述孔洞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箱体(24),所述固定箱体(24)的内部顶端通过转轴焊接有第五锥形齿轮(26),所述第五锥形齿轮(26)的内部焊接有第一丝杆(5),所述固定箱体(24)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固定匣(21),所述固定匣(21)的左端焊接有压杆(23),且固定匣(21)的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19),所述固定匣(21)的底端通过第三弹簧(22)与固定箱体(24)的内部左侧底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的横截面呈“J”形,所述限位杆(7)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梯形凸块,所述限位杆(7)的下端左侧部分长度大于梯形凸块的底边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9)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右侧边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左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深度与限位杆(7)上端横向部分的底端与梯形凸块的底边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体(24)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端和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规格相等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上端设置的限位块的底端与第五锥形齿轮(26)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滑道下端设置的限位块的顶端与第三锥形齿轮(18)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匣(21)的顶端和底端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匣(21)通过固定块与滑道构成滑动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喂梁机构的新型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6)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螺纹,两组所述第二丝杆(6)以连接杆(17)为中点左右对称设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