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通过设置多个预制单元墙体和现浇混凝土墙体;预制单元墙体包括内墙板部和外凸梁部;两个外凸梁部间距设在内墙板部宽度方向的外侧;预制单元墙体沿着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设在基坑外围的深槽内;相邻的预制单元墙体之间相对设置的外凸梁部形成的凹槽结构;现浇混凝土墙体浇筑在凹槽结构内,从而实现对相邻的预制单元墙体之间接缝的封堵。本发明通过预制单元墙体,保证了内墙面的平整度,易于后期做防水工作,结构整体性好,能够有效的起到围护作用,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整体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巧妙,便于加工,更加经济实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董金奎;牛刚;丁飞;聂晓凯;王建德;刘庆;张杰;孙仁浩;张雨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93514.X |
公开号: |
CN110453675A |
代理机构: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分类号: |
E02D5/20(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234000安徽省宿州市汴河西路215号 |
主权项: |
1.一种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单元墙体和现浇混凝土墙体; 所述预制单元墙体包括内墙板部和外凸梁部;两个所述外凸梁部间距设在所述内墙板部宽度方向的外侧; 所述预制单元墙体沿着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设在基坑外围的深槽内;相邻的所述预制单元墙体之间相对设置的外凸梁部形成的凹槽结构;所述现浇混凝土墙体浇筑在所述凹槽结构内,从而实现对相邻的所述预制单元墙体之间接缝的封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单元墙体上的两个外凸梁部之间设有所述现浇混凝土墙体,从而实现与所述深槽匹配的墙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单元墙体上设有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设在所述内墙板部的边角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孔道为圆弧状孔道结构;所述预应力孔道分别设在所述内墙板部上部的两侧边角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预制单元墙体之间穿设有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穿设在相邻所述预制单元墙体的预应力孔道内,以此实现相邻的预制单元墙体依次紧密排布在所述深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部和外凸梁部的厚度与基坑的宽度尺寸匹配设置;以此实现所述预制单元墙体在基坑宽度方向快速定位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凸梁部间距设在所述内墙板部的外侧中部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部的外侧内壁上分布有接茬筋;所述接茬筋与所述现浇混凝土墙体的钢筋连接,以此实现所述现浇混凝土墙体的钢筋笼的定位设置。 9.一种叠浇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成槽机械在基坑外围开槽,并通过泥浆护壁形成围设的深槽;同时将预制好的预制单元墙体运输至施工现场; 步骤二,将一预制单元墙体吊运至开挖好的槽段内; 步骤三,将另一预制单元墙体吊运至开挖好的槽段内,并通过预应力钢筋来实现两个相邻的预制单元墙体的侧边紧密对接; 步骤四,在对接的预制单元墙体外侧凹槽结构内定位设置钢筋笼,以此进行现浇混凝土墙体的浇筑; 步骤五,按照步骤一到步骤四的施工步骤,将在深槽的所有预制单元墙体依次进行连接和浇筑,从而形成闭合的地下连续墙结构; 步骤六,待所有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基坑的施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