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由多个花纹块沿周向间隔设置,胎面中心线两侧的花纹块对称分布,多个花纹块包括靠近胎面中心线分布的中央花纹组和远离胎面中心线在胎面边缘分布的两胎肩花纹组,中央花纹组由第一间隔块、第二间隔块和第三间隔块沿轮胎周向交替间隔而成,第二间隔块和/或第三间隔块的前端设置为圆弧状;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的内端和外端均至少具有一个段差;中央花纹组和两胎肩花纹组内的花纹块周向位置间隔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强化的DH轮胎胎体结构基础上,对DH轮胎胎面结构进行研究创新,在崎岖路面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稳定性,同时花纹块耐磨损、抗断裂性佳,可提升综合竞技能力。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福建;35 |
申请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秀雄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057737.5 |
公开号: |
CN209666745U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分类号: |
B60C11/03(2006.01);B;B60;B60C;B60C11 |
申请人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西滨路15号 |
主权项: |
1.一种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花纹块沿周向间隔设置,胎面中心线两侧的花纹块对称分布,多个花纹块包括靠近胎面中心线分布的中央花纹组和远离胎面中心线在胎面边缘分布的两胎肩花纹组,中央花纹组和两胎肩花纹组内的花纹块周向位置间隔交替设置;所述中央花纹组由第一间隔块、第二间隔块和第三间隔块沿轮胎周向交替间隔而成,第一间隔块包含了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的中心花纹块和两个对称偏离胎面中心线的过渡花纹块,第二间隔块包括两个对称偏离胎面中心线的多边形花纹块,该第二间隔块的两个多边形花纹块之间形成排泥通道;第三间隔块包括两个对称偏离胎面中心线的多边形花纹块,该第三间隔块的两个多边形花纹块之间设有排泥通道,第二间隔块和/或第三间隔块的前端设置为圆弧状;各胎肩花纹组由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交替而成,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为非等边的多边形,二者的内端和外端均至少具有一个段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块的中心花纹块为前端小、后端大的梯形,两过渡花纹块为方形,三者轴向位置在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花纹组的轴向宽度设置为40%~60%的胎面轴向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块的排泥通道前端窄、后端宽呈八字形,即前端轴向宽度小于后端轴向宽度;第三间隔块的排泥通道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间隔块排泥通道的前端轴向宽度;第三间隔块排泥通道的前端轴向宽度设置在3.0mm~4.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花纹组的第一间隔块、第二间隔块和第三间隔块的花纹块前端接地面与法向夹角均为20°~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间隔块前端为内凹的圆弧,圆弧连接第二间隔块的内、外端,第二间隔块内端周向长度小于外端周向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间隔块前端为内凹的圆弧,圆弧连接第三间隔块的内、外端,第三间隔块内端周向长度小于外端周向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花纹组的第一胎肩块前端轴向宽度大于后端轴向宽度,第二胎肩块前端轴向宽度大于后端轴向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央花纹组的花纹块外表层采用第一胶料,两胎肩花纹组的花纹块外表层采用第二胶料,中央花纹组和两胎肩花纹组的花纹块内层以及整个胎面底部均采用第三胶料,第二胶料的硬度小于第一胶料的硬度,第一胶料的硬度小于第三胶料的硬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胶料及第二胶料在花纹块外表层区分为上表层和周壁表层,第一胶料及第二胶料的上表层覆盖厚度设置为各对应花纹块高度的30%~60%,第一胶料及第二胶料的周壁表层覆盖厚度设置为0.5mm~2.5mm。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