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及其施工布置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及其施工布置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包括护岸本体,护岸本体为由前壁、后壁和两侧壁围合而成的顶面呈敞口、内部中空的箱盒状结构,多个护岸本体之间水平相互贴靠和/或铅垂向错位叠落组成河道护岸,其中前壁用于面向河道、后壁用于贴靠堤岸,从护岸本体的敞口投入砂、石、土等材料,为河道内的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箱盒状结构的护岸本体便于水平相互贴靠和/或铅垂向错位叠落组成河道护岸,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的施工布置方法,实现护岸本体快速有效合理的布置,同时组合成的河道护岸结构稳定。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安徽安冉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春好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908760.5
公开号: CN110629732A
代理机构: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挺
分类号: E02B3/14(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国际商贸城32栋108室
主权项: 1.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包括护岸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岸本体(10)为由前壁(11)、后壁(12)和两侧壁(13)围合而成的顶面呈敞口、内部中空的箱盒状结构,多个护岸本体(10)之间水平相互贴靠和/或铅垂向错位叠落组成河道护岸,其中前壁(11)用于面向河道、后壁(12)用于贴靠堤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13)上分别设有连接孔(131),所述两连接孔(131)的孔芯共线;连接孔(131)的孔口外侧处设有沿孔芯方向凸伸的加强凸台(132),且两加强凸台(132)凸伸方向相背离,当护岸本体(10)水平方向贴靠组合时,临近的两加强凸台(132)的顶面相互抵靠且加强凸台(132)内的连接孔(131)孔芯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1)上开设有供河道内生物进入到护岸本体(10)腔室内的通道(111);所述两侧壁(13)上设有互通孔(133),当护岸本体(10)水平方向贴靠组合时,临近的两互通孔(133)相对形成连接两护岸本体(10)腔室的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的底面与后壁(12)之间通过斜面(14)过渡,所述斜面(14)用于贴靠堤岸的斜坡处;所述护岸本体(10)内在前壁(11)、后壁(12)之间设有加强撑板(15),加强撑板(15)与侧壁(13)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和加强撑板(15)的上顶面设有限位台阶(16),当护岸本体(10)上下叠落组合时,位于上方的护岸本体(10)的前壁(11)与下方的护岸本体(10)的限位台阶(16)的端面抵靠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上顶面开设有开口朝上的上限位孔(17a),侧壁(13)的下底面设有开口朝下的下限位孔(17b),当两护岸本体(10)呈上下错位叠落组合时,位于上部护岸本体(10)的下限位孔(17b)与下部护岸本体(10)的上限位孔(17a)孔芯共线。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的施工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土方开挖:包括河道基坑(20)和堤岸基础(30)两部分,在河道与堤岸的交汇处挖掘河道基坑(20),挖掘前预先降低河道内水位,使水位低于开挖面,将堤岸挖掘成梯田状的堤岸基础(30),以便放置护岸本体(10),其中堤岸基础(30)的上下台阶交汇处为与护岸本体(10)上斜面(14)配合的斜坡; S2、浇筑混凝土基础(21):在步骤S1中完成的河道基坑(20)内浇筑混凝土制成混凝土基础(21); S3、回填土:待上一步骤中混凝土基础(21)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土料(22)回填,并将土料(22)夯压密实和整平; S4、布设格宾石笼(23):在回填土料(22)上方布设格宾石笼(23),格宾石笼(23)内填装足量石料,当石料填满后将格宾石笼(23)的盖板闭合; S5、堆砌河道护岸:在梯田状的堤岸基础(30)上从下往上、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依次布置护岸本体(10),当下层护岸本体(10)布设完成后,从护岸本体(10)的敞口处投入石料并整平,然后再叠落上层护岸本体(10),直至完成全部护岸本体(10)的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的施工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与S4之间还包括铺设土工布(24),在平整的土料(22)和堤岸基础(30)的表面均匀铺设土工布(2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的施工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完成之后在格宾石笼(23)的上表面放置预制的砼基础(25),所述砼基础(25)呈台阶状,当最底层的护岸本体(10)放置于砼基础(25)上时,其前壁(11)与砼基础(25)的台阶处抵靠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河道护岸的施工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水平方向布设护岸本体(10)时,在连接孔(131)内插置连接杆,临近的两加强凸台(132)的顶面相互抵靠时,连接杆将两护岸本体(10)连接;护岸本体(10)上下错位叠落组合时,上部护岸本体(10)的下限位孔(17b)与下部护岸本体(10)的上限位孔(17a)孔芯共线,同时下限位孔(17b)与上限位孔(17a)中插置连接筋;所述石料包括普通石料和鹅卵石,先投入普通石料至护岸本体(10)腔室的三分之二后,再投入鹅卵石直至填满,然后在鹅卵石的缝隙中洒满用于植物种植的沙土。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