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包括三角钢板、剪刀筋和H型钢板对接结构;所述三角钢板设置于H型钢板纵向腹板与横向翼板之间的夹角处,且沿纵向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剪刀筋设置于纵向腹板的内端,且具体固定于纵向腹板与钢筋笼侧壁之间;所述H型钢板对接结构设置于各H型钢板的对接处,分别包括四根钢筋与三块矩形钢板;相邻的H型钢板之间通过所述四根钢筋与三块矩形钢板上下衔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进了地下连续墙上各H型钢板对接处的拼接结构,并增加了H型钢接头加固结构,达到了有效的防绕流目的,还有效的防止了后期开挖渗水问题,更提高了地下连续强的整体刚度。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顿;张光辉;贾兴文;杭亚杰;邓稀肥;梁超;陆跃;王圣涛;杨仲杰;邬家林;陈涛;何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2-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606814.8 |
公开号: |
CN209873776U |
代理机构: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伟 |
分类号: |
E02D5/18(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230023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96号 |
主权项: |
1.一种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钢板、剪刀筋和H型钢板对接结构;所述三角钢板设置于H型钢板纵向腹板与横向翼板之间的夹角处,且沿纵向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剪刀筋设置于纵向腹板的内端,且具体固定于纵向腹板与钢筋笼侧壁之间;所述H型钢板对接结构设置于各H型钢板的对接处,分别包括四根钢筋与三块矩形钢板;相邻的H型钢板之间通过所述四根钢筋与三块矩形钢板上下衔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板具体包括纵向腹板以及设置于纵向腹板上下两端的横向翼板,纵向腹板与两横向翼板之间构成“H”型钢接头;所述“H”型钢接头的内端朝向钢筋笼,钢筋笼侧壁与“H”型钢接头上的横向翼板相固定,并且,钢筋笼侧壁与“H”型钢接头上的纵向腹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剪刀筋,各组剪刀筋沿“H”型钢接头纵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接头的背端朝向另一单元槽段的第二钢筋笼,所述“H”型钢接头上的横向翼板与第二钢筋笼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钢板包括四块三角形钢板,分别安装于纵向腹板与横向翼板之间的四个夹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筋包括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第三连接钢筋、第四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交叉分布于H型钢接头与钢筋笼侧壁之间,且整体呈剪刀状;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的一端与纵向腹板相接,另一端与钢筋笼一侧侧壁上的水平筋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钢筋的一端与纵向腹板相接,另一端与钢筋笼另一侧侧壁上的水平筋相接;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纵向腹板与钢筋笼一侧侧壁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钢筋、纵向腹板与钢筋笼另一侧侧壁之间均分别围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此外,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与第二连接钢筋之间形成有四个夹角,两两相对成一组,其中的一组夹角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三连接钢筋、第四连接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第三连接钢筋、第四连接钢筋的形状相同,均呈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钢筋、第四连接钢筋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钢筋与三块矩形钢板均固定于纵向腹板,并以纵向腹板的纵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四根钢筋具体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第四钢筋,三块矩形钢板包括第一矩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设置于纵向腹板两侧的最外端,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之间设置有第一矩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一矩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之间设置有第三钢筋、第四钢筋,第三钢筋、第四钢筋之间设置有第三矩形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装置中的各部件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