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包括:支撑塔座;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塔座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塔座连接、并与第一支撑板间隔布置;前风窗横梁,前风窗横梁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与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前风窗横梁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与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前围板,前围板连接于支撑塔座和前风窗横梁的同一侧;及流水槽,流水槽与前风窗横梁连接、并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如此可大大提升整体结构强度,能够适用在某些严苛的前挡风玻璃的安装场合。并且不会占用机舱过多的空间,可进一步优化机舱的结构布置。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晓春;廖雪平;沈龙;杨宏;汪芳胜;熊志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381773.9 |
公开号: |
CN208827950U |
代理机构: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分类号: |
B62D25/08(2006.01);B;B62;B62D;B62D25 |
申请人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
主权项: |
1.一种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塔座;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塔座连接;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塔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间隔布置; 前风窗横梁,所述前风窗横梁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风窗横梁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 前围板,所述前围板连接于所述支撑塔座和所述前风窗横梁的同一侧;及 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前风窗横梁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塔座包括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塔座体及第二塔座体,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塔座体与所述前风窗横梁的第一侧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塔座体与所述前风窗横梁的第二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座体和所述第二塔座体均设置有强固肋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座体和/或所述第二塔座体的制材均为铝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塔座体和所述第二塔座体均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还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开设有槽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横梁包括间隔相对的前风窗上横梁和前风窗下横梁,所述前风窗上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连接,所述前风窗上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前风窗下横梁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流水槽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内。 9.一种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前风窗框架总成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骨架。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