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
专利名称: 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属于一种软基固化处理配套的供浆站领域,包括第一浮体、第二浮体和驱动系统,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通过连接系统连接,驱动系统设置在第一浮体上,为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提供动能,且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内设置供浆系统和升降系统,供浆系统和升降系统分别与驱动系统相连接,供浆系统包括输送泵,第一浮体内还设置能量转换器和储能装置,能量转换器紧贴输送泵的外壳设置,储能装置与能量转换器电连接,储能装置与驱动系统电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可移动、可拆装、可分别运输,且能量转换器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储能装置储存电能,可回收部分能量,避免能源浪费。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浙江宏力阳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国涛;王武;杨娜;周佳权;赵金波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615713.9
公开号: CN208884523U
代理机构: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闫冬
分类号: E02D15/02(2006.01);E;E02;E02D;E02D15
申请人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江南路1528号12楼
主权项: 1.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体、第二浮体和驱动系统,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通过连接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为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提供动力,且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内设置供浆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供浆系统和所述升降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系统相连接,所述供浆系统包括输送泵,所述第一浮体内还设置能量转换器和储能装置,所述能量转换器紧贴所述输送泵的外壳设置,且所述能量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驱动系统依次连接,所述能量转换器用于将所述输送泵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所述储能装置储存电能,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为所述驱动系统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系统还包括进浆管、储浆筒、搅拌装置和出浆管,所述进浆管、所述储浆筒、所述输送泵和所述出浆管依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套接在所述储浆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支撑杆、钢格网、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一锚机和第二锚机,所述第一锚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所述第二锚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安装在所述钢格网的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和所述第二浮体上,所述钢格网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体内还设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系统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包括外框、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分别与所述外框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间隔排列形成队列,且位于所述队列最前端的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为最外侧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板、正极牵拉结构和正极锚点,所述正极锚点固定在所述正极板上,所述正极锚点、所述正极牵拉结构和所述外框依次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板、负极牵拉结构和负极锚点,所述负极锚点固定在所述负极板上,所述负极牵拉结构用于所述负极锚点和所述外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还包括正极压电条和负极压电条,所述正极锚点内部设置有正向二极管结构,所述负极锚点内部设置有反向二极管结构,所述正极压电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和所述正向二极管结构连接,所述负极压电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和所述反向二极管结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还包括放电结构,所述放电结构与所述最外侧电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结构包括牵引绳、放电拉环和外板,所述放电拉环设置于所述外板的外侧,且所述牵引绳的顶端与所述最外侧电极的极板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底端与所述放电拉环固定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