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轨道紧固点和用于制造该类型的轨道紧固点的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紧固点和用于将该轨道紧固点安装到刚性基座(1)上的系统。该轨道紧固点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施工位置。为此,刚性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轨道(S)的支撑面(2),支撑面由在横向于轨道的方向上偏移的支撑肩(3、4)限定。具有竖直取向的纵轴线(L)的销钉(7、8)被引入到与支撑面邻接的区域中。设置有两个引导板(9a至10b),其分别具有:支承面(12),引导板通过支承面支靠在相应的支撑肩上;以及接触面(11),轨足(SF)的相应的纵向边缘支靠在接触面上。一个引导板的支承面与接触面间的距离不同于另一个引导板的支承面与接触面间的距离。还设置有两个张力夹(15、16)和相关联的两个张紧元件(24,25)。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德国;DE |
申请人: |
沃斯洛工厂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温弗里德·博斯特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7-2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154559.X |
公开号: |
CN208899253U |
代理机构: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顾欣 |
分类号: |
E01B9/02(2006.01);E;E01;E01B;E01B9 |
申请人地址: |
德国韦尔多尔市 |
主权项: |
1.一种轨道紧固点,在所述轨道紧固点中轨道(S)被支撑在刚性基座(1)上,所述轨道(S)具有轨足(SF)、竖立在所述轨足(SF)上的轨腹(ST)以及由所述轨腹(ST)支撑的轨头(SK),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刚性基座(1)上设置有平坦的支撑面(2),所述轨道(S)由所述支撑面(2)支撑, -所述支撑面(2)由相应的支撑肩(3、4)限定,所述相应的支撑肩(3、4)在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Q)上横向偏移, -相应的销钉(7、8)在所述支撑面(2)的与所述支撑肩(3、4)横向邻接的部分中被引入到所述刚性基座(1)中, -所述销钉(7、8)的纵轴线(L)垂直于所述支撑面(2)取向, -设置有两个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具有:支承面(12),相应的引导板通过所述支承面(12)分别支靠在所述支撑肩(3、4)中的相应一个上;以及接触面(11),所述轨道(S)的所述轨足(SF)的与相应的引导板相关联的纵向边缘沿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Q)支靠在所述接触面(11)上, -一个引导板的支承面(12)与接触面(11)之间的、在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上测得的距离(A9a至A10b)不同于另一个引导板的支承面(12)与接触面(11)之间的、也在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上测得的距离(A9a至A10b), -设置有两个张力夹(15、16),所述张力夹(15、16)构造为具有中央中间环(17)和两个保持臂(20、21)的W形形状,所述两个保持臂(20、21)分别通过相应的弯曲扭转部分(18、19)与所述中间环(17)接合, -所述张力夹(15、16)的所述保持臂(20、21)通过其自由端支撑在所述轨足(SF)的上侧并对所述轨道(S)施加弹性压紧力,通过所述弹性压紧力,保持了所述轨道(S)在所述刚性基座(1)上沿重力方向的弹性, -所述张力夹(15、16)通过其扭转部分(18、19)支撑在所述引导板上, -每个张力夹(15、16)与一螺钉型张紧元件(24、25)相关联,所述螺钉型张紧元件(24、25)具有:头元件(23),其支撑在相应的相关联的张力夹(15、16)的中间环(17)上;以及螺纹轴,其拧入与相应的引导板相关联的销钉(7、8)中,并且 -所述张力夹(15、16)的所述中间环(17)在其上侧具有用于所述张紧元件(24、25)的所述头元件(23)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取向为相对于与放置有相应的张力夹(15、16)的引导板相关联的销钉(7、8)的纵轴线(L)成90°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7、8)是塑料销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在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上向外偏移的各支承面(12)的侧边缘的区域中形成有相应的通道(5、6),所述通道(5、6)沿所述轨道(S)的纵向延伸,并且在所述通道(5、6)中所述引导板构造为具有肩部的成角度的引导板,该肩部与所述引导板的下侧形成为一体并且与所述支承面(12)邻接且位于相应的相关联的通道(5、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在所述引导板的接触面(11)与所述引导板的下侧之间的边缘区域中具有突出部(13),所述突出部(13)接合在所述轨道(S)的所述轨足(SF)的分别与相应的引导板相关联的纵向侧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3)形成为条状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由塑料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板部件(14)布置在所述轨足(SF)与所述支撑面(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由弹性顺性材料构成的板部件(14)布置在所述轨足(SF)与所述支撑面(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件(14)延伸跨过所述轨足(SF)的宽度,所述轨足(SF)的宽度沿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取向,并且所述板部件(14)在其窄侧具有与所述引导板相关联的相应的凹部,相应的相关联的引导板的所述突出部(13)接合在所述凹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板部件(14)布置在所述轨足(SF)与所述支撑面(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由弹性顺性材料构成的板部件(14)布置在所述轨足(SF)与所述支撑面(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具有从其上侧通至其下侧的相应的通道口(26、27),且与相应的引导板相关联的张紧元件(24、25)由所述张紧元件的螺纹轴引导而穿过所述通道口(26、27),并且从引导板中的一个的接触面(11)到相应的通道口的纵轴线的距离大于引导板中的另一个的接触面(11)到其相应的通道口的纵轴线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元件(24、25)是轨枕螺钉,其中所述头元件(23)与相应的螺纹轴形成整体单元,所述头元件(23)在俯视图中具有星形形状并带有至少三个止挡肋板(28至30),并且所述至少三个止挡肋板以均匀的角度间隔围绕所述张紧元件(24、25)的纵轴线分布,并且在所述至少三个止挡肋板上能够附接与所述头元件(23)的星形形式相适应的工具以用于使所述张紧元件(24、25)绕其纵轴线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座由混凝土轨枕形成。 15.一种用于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构造的轨道紧固点(P1、P2)安装到刚性基座(1)上的系统,其中为了对轨道(S)进行支撑而在所述刚性基座(1)上设置有平坦的支撑面(2),所述轨道(S)具有轨足(SF)、竖立在所述轨足(SF)上的轨腹(ST)和由所述轨腹(ST)支撑的轨头(SK),所述支撑面(2)由在横向于所述轨道(S)的纵向范围的方向(Q)上横向偏移的相应的支撑肩(3、4)限定,在所述支撑面(2)的与所述支撑肩(3、4)横向邻接的部分中,纵轴线(L)垂直于所述支撑面(2)取向的相应的销钉(7、8)被引入到所述基座(1)中,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引导板,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引导板彼此的差别在于它们的支承面(12)与它们的接触面(11)之间的距离(A9a至A10b)不同,并且 -所述系统还包括: -两个张力夹(15、16),其用于产生作用在所述轨足(SF)上的弹性压紧力, -两个螺钉型张紧元件(24、25),其均具有螺纹轴和头元件(23),所述两个螺钉型张紧元件(24、25)适于通过其螺纹轴拧入相应的销钉(7、8)中,并且 -任选地,至少一个板部件(14)适于放置在待紧固的所述轨道(S)的足部与所述刚性基座(1)的所述支撑面(2)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组合成对,且各引导板的支承面(12)与接触面(11)之间的距离(A9a至A10b)互不相同,并且对于所有成对的引导板,组合成相应的对的引导板的支承面(12)与接触面(11)的距离(A9a至A10b)之和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板部件(14),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板部件(14)能够堆叠在和所述刚性基座(1)的所述支撑面(2)相关联的轨足(SF)的下侧与所述支撑面(2)之间,以调节所述轨足(SF)的高度。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