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双离合耦合混合动力系统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耦合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行星轮系、减速器、差速器,还包括双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内燃机输出轴与双离合器壳体固定连接,双离合器的第一摩擦片与一个主轴相连接,双离合器的第二摩擦片与行星轮系的齿圈相固接,第一电机的转子与行星轮系的系杆固接,行星轮系的太阳轮固定在主轴上;减速器设置在主轴上且位于行星轮系和差速器之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固定连接,差速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用于实现动力输出。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不同动力源的高效耦合,显著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发明人: |
黄康;王强;邱明明;刘泽链;杨磊;曹龙凯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22693.1 |
公开号: |
CN109795309A |
代理机构: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分类号: |
B60K6/365(2007.10);B;B60;B60K;B60K6 |
申请人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
主权项: |
1.一种双离合耦合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1)、行星轮系(20)、减速器(21)、差速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双离合器(5)、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所述双离合器(5)包括双离合器壳体(4)以及安装于双离合器壳体(4)内部的第一摩擦片(2)和第二摩擦片(3),所述行星轮系(20)包括齿圈(6)、行星轮(7)、太阳轮(9)和系杆(17),所述内燃机(1)输出轴与双离合器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双离合器(5)的第一摩擦片(2)与一个主轴(22)相连接,所述双离合器(5)的第二摩擦片(3)与所述行星轮系(20)的齿圈(6)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转子与所述行星轮系(20)的系杆(17)固接,所述行星轮系(20)的太阳轮(9)固定在主轴(22)上;所述减速器(21)设置在主轴(22)上且位于行星轮系(20)和差速器(15)之间,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11)与减速器(2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减速器(21)的输出端与差速器(15)的输入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1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轴(14)和右输出轴(16),用于实现动力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离合耦合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21)为两级减速器,所述两级减速器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级减速器小齿轮(10)、第一级减速器大齿轮(18)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二级减速器小齿轮(13)、第二级减速器大齿轮(19),所述第二电机(12)通过所述离合器(11)连接到所述第一级减速器小齿轮(10),所述第一级减速器大齿轮(18)和所述第二级减速器小齿轮(13)都固连在主轴(22)上,所述第二级减速器大齿轮(19)连接所述差速器(15)的输入端并空套在左输出轴(14)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离合耦合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20)的行星轮(7)为多个,多个行星轮(7)同时与所述齿圈(6)和所述太阳轮(9)啮合,多个行星轮(7)均匀环绕所述太阳轮(9)排布,所述行星轮(7)转动连接在所述系杆(17)上,所述系杆(17)空套在主轴(22)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