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先选择变形控制值,建立基坑模型,进行预测,确定各根支撑轴力限值及围护结构变形目标值,根据变形和支撑轴力耦合,确定和调整各道和各根支撑轴力设定值。然后分层开挖,关闭上层对应支撑轴力自动补偿功能。每挖一层,则判断各层变形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的调整本道支撑轴力,直至满足变形要求,支撑轴力未达到限值则继续开挖,若达到限值,以目前轴力值作为本道轴力控制值,上层变化后的轴力作为上层轴力控制值。然后开启支撑轴力自动补偿功能,直至本层开挖成功,再开挖下一层,如此循环进行,直至完成。本发明是基于围护变形控制目标与支撑轴力限值的双控法。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孙九春;薛武强;杨柳;曹虹;唐俊华;任加甜;奚国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55117.2 |
公开号: |
CN109826198A |
代理机构: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分类号: |
E02D17/02(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大道东1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变形控制值; S2、确定施工工况,建立基坑模型; S3、根据基坑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分析确定围护结构变形目标值,并确定各根支撑轴力限值; S4、变形和支撑轴力耦合,确定和调整各道和各根支撑轴力设定值; S5、分层开挖,同时关闭上层对应支撑轴力自动补偿功能; S6、判断各层变形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进入S7,若满足要求,则进入S9; S7、调整本道支撑轴力; S8、判断支撑轴力是否已达到支撑轴力限值,若未达到,则返回S5,若达到,则进入S9; S9、以目前轴力值作为本道轴力控制值,以上层支撑变化后的轴力作为上层轴力控制值; S10、开启支撑轴力自动补偿功能,直至本层开挖成功,进入下层开挖; S11、判断基坑开挖是否开挖到底,若开挖到底,则进入S12,若未开挖到底,则返回S5; S12、基坑开挖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以影响范围内周边保护对象的最严要求作为变形控制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模型为二维平面模型,根据平面应变假定, τxz=τyz=0; σz=μ(σx+σy); 在Z轴方向没有应变,但其应力σz并不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围护结构变形目标值根据周边保护对象和基坑开挖深度确定,各根支撑轴力限值是根据压杆原理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影响矩阵法来实现基坑变形控制,影响矩阵通过对线弹性状态的迭代来计算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矩阵法具体步骤如下: 受调向量为结构物中关心截面上m个独立元素所组成的列向量,这些元素一般由构件中的截面内力或位移组成,它们在调值过程中接受调整,以期达到期望状态,受调向量记为D, D=(d1,d2,…,dm)T; 施调向量为结构物中指定可实施调整以改变受调向量的l个(l≤m)独立元素所组成的列向量,施调向量记为X, X=(x1,x2,…,xl)T; 影响向量为施调向量中第j个元素xj发生单位变化,引起受调向量D的变化向量,影响向量记为: Aj=(a1j,a2j,…,amj)T; 影响矩阵为l个施调向量分别发生单位变化,引起的l个影响向量依次排列形成的矩阵,影响矩阵记为: 在影响矩阵中,元素是内力、位移等力学量中的一个,影响矩阵是这些力学量混合组成的;设结构中n个关心截面上期望的内力、位移组成的向量为{E},关心截面中现有相应向量为{F}d,调值计算就是通过改变n个施调元的力学量,使结构状态在关心截面处达到{E},此时,结构受调向量为:{D}={E}-{F}d,当结构满足线性叠加时,有:[A]{X}={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矩阵通过迭代来获得精确的计算结果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首先按线性结构进行第一次计算,根据A求得被调向量{X}0; ②将{X}0作用在结构上进行正装计算,求得{X}0作用下的期望值{E}0,从而计算出调整差值向量{ΔE}={E}-{E}0; ③以②中形成的结构为基础,计算新的影响矩阵A,以{ΔE}作为调值向量,由[A]{ΔX}={ΔE}求得{ΔX}; ④令{X}={X}0+{ΔX},重复②~③的计算,当{ΔE}小于指定误差ε时{X}0就是实际被调向量{X}的近似解; 在基坑工程中,施调向量为支撑轴力,受调向量为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关心截面处的内力或位移,也就是通过施调向量支撑轴力的调整来实现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的调整; 令{F}d为前一次预加轴力施加后各支撑的内力,第1次轴力施加时为0;A为影响矩阵;{X}为各支撑需施加的荷载,该荷载与各支撑已有的内力之和即为轴力施加控制值;{E}为设计要求的各支撑轴力,则有{F}d+[A]{X}={E}; 对于基坑顺筑开挖而言,由于{F}d=0,通过影响矩阵迭代求得的{X}即为支撑轴力,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体系是逐步形成的,影响矩阵A为上三角阵,当基坑开挖结束轴力再调整而言,结构体系已基本形成,此时{F}d≠0,影响矩阵A为满阵,其元素构成可按任意顺序形成,这种情况下{X}与支撑次序无关,但此时由影响矩阵A直接求得的{X}是轴力增量而不是轴力的施加值,而轴力施加值则需根据施工顺序重新求解。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指安装了轴力伺服系统的钢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软土地铁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支撑结构进行轴力调整是通过轴力伺服系统进行的。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