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海岸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包括前浮筒、后浮筒、连接件和消能件,前浮筒和后浮筒分别与连接件两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垂直设置有用于扰乱波浪运动的消能件,消能件增加了消浪垂直水深范围,通过与水体间的摩擦和紊动耗散波浪的表层能量。消能件为不锈钢管或玻璃钢,浮筒材料为混凝土或玻璃钢,本设计采用非对称双浮筒的形式,增大浮式防波堤的相对宽度,减少了工程造价,同时通过前浮筒反射波浪,在中间的间隙处对波浪的破碎,以及后浮筒对波浪再次削减达到多重削减波浪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消波能力,尤其提高了对较长周期波削减效果。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发明人: |
刘勇;梁家铭;刘晓;何舒玥;王晓亮;胡佳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44784.5 |
公开号: |
CN109914337A |
代理机构: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齐胜杰;白鹤 |
分类号: |
E02B3/06(2006.01);E;E02;E02B;E02B3 |
申请人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
主权项: |
1.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浮筒(1)、后浮筒(2)、连接件(3)和消能件(4); 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前浮筒(1)和后浮筒(2)固定连接; 消能件(4)设置在连接件(3)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浮筒(1)和后浮筒(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后浮筒(2)的高度小于前浮筒(1)的高度,且前浮筒(1)和后浮筒(2)下边缘齐平; 当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位于水中时,波浪的入射方向从所述前浮筒(1)到后浮筒(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锚泊装置,所述锚泊装置包括锚链(5)和沉块(6),所述锚链(5)的一端与沉块(6)固定连接,锚链(5)的另一端与前浮筒(1)或后浮筒(2)固定连接,设置在同一浮筒上的锚链(5)对称分布,设置在不同浮筒上的锚链(5)同样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消能件(4)超出浮筒下边缘的长度为前浮筒(1)高度的2/3~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前浮筒(1)、后浮筒(2)之间的距离与前浮筒(1)、后浮筒(2)的宽度之和的比值为0.8~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浮筒(1)和后浮筒(2)上均设置有开口(7),用于向所述前浮筒(1)和后浮筒(2)里面注入水来调节前浮筒(1)和后浮筒(2)的重量平衡及其吃水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浮筒(1)和后浮筒(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前浮筒(1)和后浮筒(2)均为封闭空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沿浮筒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消能件(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浮筒(1)和后浮筒(2)所采用的材料为混凝土、玻璃钢或纤维增强塑料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 在前浮筒(1)和后浮筒(2)的外侧对称设置防撞装置(8),防撞装置(8)包括防腐层(801),前受力钢板层(802),受力腔(803),弹簧(804),后受力钢板层(805),柔性缓冲层(806); 防腐层(801)设置在前受力钢板层(802)外侧和受力腔(803)的上侧和下侧,前受力钢板层(802)和后受力钢板层(805)之间的间隔构成受力腔(803),弹簧(804)固定连接于前受力钢板层(802)和受力钢板层(805)之间。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