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底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下边梁;过管结构,至少一个下边梁的朝向轨道车辆的车体的一侧设有过管结构,其中,过管结构为设置在下边梁上的过管通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底架组件上的管道穿设不便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田爱琴;王小杰;喻海洋;刘龙玺;刘玉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9-0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461016.2 |
公开号: |
CN209008590U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分类号: |
B61F1/00(2006.01);B;B61;B61F;B61F1 |
申请人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锦宏东路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个下边梁(20); 过管结构(22),至少一个所述下边梁(20)的朝向轨道车辆的车体的一侧设有所述过管结构(22),其中,所述过管结构(22)为设置在所述下边梁(20)上的过管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还包括第一补强件(23),所述第一补强件(23)位于所述过管结构(22)的远离所述车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补强件(23)与一部分的所述下边梁(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20)包括: 第一平板(201); 竖板(202); 第二平板(203),所述第一平板(201)与所述第二平板(203)间隔设置,所述竖板(202)连接所述第一平板(201)和所述第二平板(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23)与所述竖板(2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23)包括第一加强板(231)和与所述第一加强板(231)连接的第二加强板(232),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231)与所述第二加强板(23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加强板(231)与所述竖板(2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201)的宽度尺寸L1大于所述第二平板(203)的宽度尺寸L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下边梁(20)上还设有多个第二补强件(28),所述多个第二补强件(28)在所述下边梁(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还包括主风道和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支风道,所述下边梁(20)上设有与所述支风道连通的通风口(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还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面围成所述支风道,所述下边梁(20)上对应所述通风口(24)处设置有支撑座(25),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支撑座(2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5)包括: 第一边板(251),与所述竖板(202)连接; 第二边板(252),与所述第一边板(251)间隔设置; 第三边板(253),连接所述第一边板(251)和所述第二边板(252),所述通风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三边板(25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架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座(25)的截面形状为U形。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下边梁(20)之间的多个横梁(40),多个所述横梁(40)沿所述下边梁(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下边梁(20)上设有连接座(21),所述横梁(40)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座(21)与所述下边梁(2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包括: 第一连接板(211),与所述竖板(202)连接; 第二连接板(21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1)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212)与所述横梁(40)连接; 第三连接板(21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12)均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213)与所述第一平板(201)或所述第二平板(203)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20)上还设有排水孔(26)。 15.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结构和与所述车体结构连接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角柱,至少一个所述下边梁(20)上设有用于使所述角柱穿出的角柱安装孔(27)。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