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交通影响分析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已经有相当长时间,各个国家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已经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标准和规范,已经相对成熟。在我国,近十年左右,国内一些城市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实践表明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和项目建设起到了合理配置和科学指导的作用,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交通影响分析应该作为一项制度存在。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缺乏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还没有形成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制度等,这些都不利于今后这个领域的发展。
该文在充分分析国内交通影响分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成功的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着重研究交通影响分析的实用性方法。文中将交通影响分析全过程分解为10个部分的内容,包括项目概述、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调查与分析、确定研究范围和年限、确定交通影响分析需要的参数、交通量预测、交通分析与评价、确定交通组织改善方案、敏感性分析、交通影响费或改善措施费用的计算,最后是分析结论与建议。其中重点介绍了参数的确定、交通量预测以及交通分析与评价部分,因为这些部分是确保交通影响分析结论正确与否的关键。
论文在第四章介绍了交通影响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交通影响分析的阈值问题。阈值问题一直是交通影响分析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应该根据全国和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阈值标准应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文中列举了美国和国内一些城市的阈值标准,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该文第五章以广州市客运站改扩建工程交通影响分析为例,对第三章中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条理清晰,过程完整,分析全面,得出的结论有说明力。
该文第六章探讨了交通影响分析与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关系,以广州市为例,介绍了广州市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概况,交通影响分析功能在ITS共用信息平台上的实现等内容。如果ITS共用信息平台建成,目前交通影响分析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同时这也是ITS共用信息平台功能的扩展。
该文重点研究交通影响分析的实用性方法和在交通影响分析各部分内容中应研究的具体内容,及在共用信息平台中的实现问题,也是该文的创新之处。文中也指出了交通影响分析的其他需要完善的方面,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指导一般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全过程。
|